西寧科協愛心送考志願服務活動榮獲優秀服務項目 近日,青海省西寧市舉辦2023年“弘揚雷鋒精神 共建幸福西寧”學雷鋒全民志願服務月啟動儀式。由西寧市總工會、西寧市科學技術協會、西寧市老科技工作者協會、西寧市勞模工匠志願服務隊共同組織的愛心送考志願服務活動項目被評為2021—2022年度“優秀志願服務項目”。…
西寧市多措並舉推進“科普中國”在全市落地應用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為深入推進科普信息化建設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內容建設為重點,充分依托現有的傳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設與傳統科普深度融合,以公眾關注度作為項目精准評估的標准,提升國家科普公共服務水平。“科普中國”設頭條、健康、教育、軍事、辟謠等19個欄目,內容豐富、准確,已成為我國公眾喜愛的科普宣傳權威平台。…
西寧市科協傳達學習西寧市兩會精神 近日,西寧市科學技術協會召開黨組(中心組)學習會,傳達學習了西寧市人大第十七屆四次會議、市政協十五屆三次會議精神,並對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會議指出,市兩會是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實施“十四五”規劃,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青海篇章和聚力建設現代美麗幸福大西寧的關鍵時期召開的十分重要的會議。…
檢修科普展品 護航巡展啟航 為了保障2023年青海省西寧市科普大篷車+流動科技館巡展活動正常開展,從2月23日起,市科協協同省科技館工作人員開展了流動科技館展品和科普大篷車展品展板檢查維修工作,對流動科技館和科普大篷車車載展品設備進行全面檢修維護,維修維護流動科技館科普展品3組45件,40塊展板。 工作人員對流動科技館展品和科普大篷車展品展板進行檢查維修工作。…
熱貢文化產業繪就的“幸福圖景” 龍樹畫苑負責人完德尖措在精心作畫。青海日報記者 公保安加攝 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
青海省新增97項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 2月24日,記者從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日前,青海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青海省新增97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其中,民間文學類6項、傳統音樂類4項、傳統舞蹈類2項、傳統戲劇類5項、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類3項、傳統美術類8項、傳統技藝類45項、傳統醫藥類11項、民俗類13項。至此,青海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增至335項。…
科普養殖技術培訓 助力鄉村振興產業發展 2月22日,西寧市科協和大通縣科協聯合在大通縣青林鄉雪裡河村、青山鄉政府和極樂鄉政府開展了養殖技術培訓,當地近210名干部群眾參加了培訓。 西寧市科普講師團專家推廣研究員李啟成、高級獸醫師趙永邦用淺顯易懂的語言、生動形象的實例,就牛羊圈管理要點、生態放養技術、養殖技術管理防控體系、疫病防治技術等牛羊養殖相關實用知識進行了系統講解,解答了村民在牛羊養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難點,增強了他們養殖增收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青海:深化改革 持續釋放財政補償紅利 青海省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試點一年多來,持續加大財政補償力度,2022年,財政補助收入佔試點醫院總支出的比例為37.33%,高於試點前的32.21%。其中,省級為28.84%,市州級為41.87%,縣級為43.92%,均高於2021年度,努力建立起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公立醫院運行機制,財政補償紅利持續釋放。…
有回音|市民期待擴大學位供給 青海西寧:今年新增學位5000個 近日,有群眾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咨詢西寧市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年齡的問題。該群眾舉例說明問題所在:以2016年3月1日出生的小孩為例,按照國家規定,小孩可以在2022年9月1日入學(此時該小孩6.5歲),但按照西寧市規定,該小孩隻能到2023年9月1日入學(此時該小孩7.5歲﹔2016年2月28日前出生的小孩可於2023年9月1日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