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精神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
青海,自古就是多民族互助共生、和谐相融的热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密切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缩影。
踏上新征程,青海完整、准确、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一体部署、一体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着力推动创建从“数量领先”向“示范引领”转变。
创建工作的保障坚实有力
“这至高的荣誉将激励我们感恩奋进,砥砺前行。在党的光辉照耀下,青海的民族团结之花将更加绚烂,官亭各族儿女的明天将更加美好!”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人民政府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载誉归来的官亭镇镇长鲍义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国字号”的荣誉既是对模范的褒奖,也是对青海民族工作的充分肯定。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制度的保驾护航。在实践中,青海省在全国开创了党委总揽创建工作的先例;率先建立了各级党委“一把手”抓创建的领导机制、专项考核机制、专项奖补机制、经费和队伍保障机制、示范动态管理机制、第三方评估机制、模范典型定期表彰机制等长期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率先落实“两个纳入”重大要求,创建工作成为年度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责任(绩效)必须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青海省级和6个自治州制定出台《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果洛藏族自治州出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公约》,西宁市和化隆回族自治县探索制定铸牢工作的地方性法规,通过地方立法,把创建工作确定为各部门法定职责和全体公民的自觉遵守。一系列创新举措,为青海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有力的制度保障。
守正创新、与时俱进。今年青海省落实国家最新指标体系,结合省情实际,率先出台了《青海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测评指标体系(试行)》,以更高更严的要求落实国家标准,使创建工作始终围绕主线、突出主线、服务主线、践行主线,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目前全省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62个、示范单位33个、教育基地9个,命名494个省级示范区示范单位、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教育示范点,选树全国模范典型299个,省、市、县三级先进典型3700多个。
共建共享的社区氛围浓郁厚重
平整的水泥路面、摆放整齐的车辆,现代化的篮球场、智能快递柜,楼宇间慢慢凋零的“花花世界”……走进位于西宁市城东区火车站街道富民路社区的冷库家属院,从干净整洁的院落环境很难看出这是一处40多“岁”的“老破小”。
回忆起小区的旧貌,在这里住了几十年的王宇裕用“脏乱差”总结了过去的居住环境。他向记者说:“小区改造,看似是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但其实是为我们居民做了一件大事。毫不夸张地说,因为小区的环境好了,大家的素质变好了,邻里之间的关系也更和谐了。”
“这个小区是我到富民路社区工作以来,变化最大的。6年前这里垃圾随处都是,围墙年久失修,墙壁斑驳脱落,还有很多的菜地,杂乱无章停放的车辆,居民进进出出都难。经过几年的努力,小区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院子里有地方坐,居民们也愿意出来和邻居聊聊天,增进增进感情。”富民路社区党支部书记范增伟向记者介绍。
社区,是做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一个重要阵地。富民路社区把持续为民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作为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抓手,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倾力解决居民的“堵心事”,搭建好与居民的“连心桥”,用心用情用力为辖区各族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想方设法提升各族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青海省构建“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社区民族工作模式,创新打造388个社区“石榴籽家园”。广泛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主题“结对子”“手拉手”“百家宴”等联谊活动,举办元宵灯谜会、藏历新年联欢会、民族趣味运动会等特色活动,构筑了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深度有效拓展
果洛,黄河的源头;东营,黄河的入海口。10月23日,由果洛州委统战部与山东省东营市委统战部共同举办的“黄河同脉山海情,石榴花开铸同心”活动暨民族团结进步联创共建启动仪式在东营举行。
“头”“尾”联手,探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路子。活动中,双方通过举办摄影展、文艺交流、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互学互鉴,拓展工作思路,提升工作能力。双方还就共享资源信息、开展宣传教育、打造平台载体、加强服务管理等方面签署民族团结进步联创共建合作框架协议,推动东营市和果洛州两地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实现跨区域、全方位、多样化的交流。
近年来,果洛州持续深化巩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以创建“十一进”为抓手,大胆探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新方法、新路子。“果洛与东营因黄河结缘,黄河成了两地感情的纽带。我们将以此次联创共建活动为契机,加强学习、深化交流,围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民族文化挖掘、民族产业发展等领域,加强与东营的交流合作,探索出一条民族团结进步联创共建的新模式。”果洛州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祁乐廷表示。
青海省始终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途径,丰富平台拓展路径创新形式,发挥对口援青、东西部协作机制作用,通过出台支持政策、创造便利条件、广泛宣传动员等方式,推动基层干部、青少年、各族群众走出青海、融入全国,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互嵌发展格局。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青海正以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继续在民族团结进步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倾心倾力描绘各民族幸福新画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果洛甘德: 多产业共绘乡村振兴蓝图
- 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上贡麻乡隆亚村,一片曾经被高寒气候束缚的土地上,如今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随着高原有机赤松茸的成功引种,隆亚村不仅打破了传统农牧业的局限,更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 “一户一岗”让牧民群众享受国家公园红利
- 人民网西宁10月29日电 (记者张莉萍)记者从青海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实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6年,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成立后,在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范围内实施了“一户一岗”政策,试点期间共纳入17211名管护员,每年补助资金3.7亿元。 2021年,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园,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将黄河源的约古宗列曲、长江源的格拉丹冬、当曲以及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完整纳入国家公园范围,面积由12.31万平方公里扩增至19.07万平方公里,曲麻莱县麻多乡、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玛多县花石峡镇、杂多县结多乡部分区域调整(优化)纳入了国家公园范围。…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