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评论

拆除阻碍创新之“墙”(评论员观察)

孟繁哲
2024年10月31日08:5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市场经济通过“无形之手”的调节,形成了无数经营主体进行竞争合作的平台。加强协同融合,不仅能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产业成本,也能提高服务质量,做大市场蛋糕

处理好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的关系,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深化国际创新交流和产业合作,就能与各国一道更好共享发展红利

近年来,“低空经济”成为热词。前不久,北京、上海、常州、杭州、合肥等15个城市宣布携手共建低空经济生态圈,计划到2025年打造100个示范项目。合作探索低空智能网联监管和服务模式,共同推进低空创新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这样的“破壁”共建,助力低空经济行稳致远。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协同是激发动力的重要催化剂。现代产业通常都具有较长的产业链条,涉及众多配套产业、应用场景,只有加强协同,才能让上下游同频共振。制造1辆新能源汽车,涉及上百家供应链企业,如何实现高效配合?生产1台智能电视,来自不同企业的原材料有1000多件,如何进行全流程质量追溯?组装1辆轨道列车,要有400余家供应商通力合作,如何碰撞出智慧火花?协同创新是重要的方法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单打独斗不行,握指成拳才能形成合力。

产业链上下游需要协同,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间也需要协同。回顾过去几次科技革命,某个产业的技术突破一般是经济跨越式增长的“原动力”。今天,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要素,数字技术就是这个“原动力”。比如,一些大企业建设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能服务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在数字化探索中形成的经验和样本,又能反哺产业链和创新链,让大企业也受益。市场经济通过“无形之手”的调节,形成了无数经营主体进行竞争合作的平台。加强协同融合,不仅能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产业成本,也能提高服务质量,做大市场蛋糕。

很多时候,产业协同创新,很难完全依靠“无形之手”,需要“有形之手”该出手时就出手。比如,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沿线9个城市的1700余家企业,被纳入国产大飞机供应商储备库,背后是不断优化的跨区域合作机制。从科创走廊九城市构建“联盟+基地+园区+基金+平台”跨区域合作体系,到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协调联动机制;从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到授牌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科创走廊加速整合资源,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这启示我们,产业协同不只是物理空间上的集聚,更意味着紧密对接并发生化学反应。增强区域交通互联性、政策统一性、规则一致性、执行协同性,有助于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提升创新效率。

从更宏阔的视野来看,协同不限于某个产业链,也不限于一国之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应该加强创新合作,推动科技同经济深度融合,加强创新成果共享,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术交流合作,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前几年,我们主动引入美国特斯拉公司,产生“鲇鱼效应”,激活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的“一池春水”,成为产业协同激发创新活力的生动案例。当今世界,各国利益深度交融,国际产业分工合作无处不在。面向未来,处理好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的关系,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深化国际创新交流和产业合作,就能与各国一道更好共享发展红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坚持优势互补、协同融通,凝聚众智、集聚众力,我们定能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责编:陈明菊、甘海琼)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一户一岗”让牧民群众享受国家公园红利
  人民网西宁10月29日电 (记者张莉萍)记者从青海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实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6年,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成立后,在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范围内实施了“一户一岗”政策,试点期间共纳入17211名管护员,每年补助资金3.7亿元。 2021年,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园,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将黄河源的约古宗列曲、长江源的格拉丹冬、当曲以及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完整纳入国家公园范围,面积由12.31万平方公里扩增至19.07万平方公里,曲麻莱县麻多乡、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玛多县花石峡镇、杂多县结多乡部分区域调整(优化)纳入了国家公园范围。…
冬游“趣”海北!八项主题活动将推动海北冬季旅游“热起来”
  人民网西宁10月29日电 (记者杨启红)冬韵青海湖,冰封玉砌,银装素裹;巍峨同宝山,雪后初晴,云河入湖;冬至金门源,林海雪原,辽阔壮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冬季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为进一步丰富全州冬季旅游业态,切实把“冷资源”变成“热产业”,海北州将于11月中旬在青海湖同宝山户外基地启动2024年冬季旅游活动,以一项启动仪式、八项系列活动及“一奖励、五优惠、六承诺”开启海北梦幻之旅。 祁连山脉绵延巍峨。…
三江源国家公园已投入86.61亿元实施基建、修复生态
  人民网西宁10月29日电 (记者张莉萍)10月28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实践新闻发布会。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孙立军在发布会上介绍,作为中国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2016年6月以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先后投入86.61亿元,实施了一批巡护道路、环境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黑土滩治理、沙漠化土地防治、退化草场改良、湿地保护、有害生物防治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