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本网专稿

金融高管讲“消保”| 人保寿险青海省分公司党委副书记 公司主要负责人彭健

2024年03月10日16:25 |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小字号

为进一步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和金融安全意识,营造积极良好的金融消费环境,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海监管局指导,青海省银行业协会、青海省保险行业协会、人民网青海频道联合出品的《金融高管讲“消保”》系列微视频正式上线,邀请青海辖内20家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围绕金融消费者八项基本权利、强化“三适当”原则、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坚守诚信树形象,等等,从不同角度说消保、讲案例,向公众普及金融知识,传递金融机构的责任担当,营造“学金融、懂金融、信金融、用金融”良好氛围,让金融知识融入消费者生活。敬请关注!

坚守金融为民初心 践行服务社会责任

——强化“三适当”原则,守护您的金融消费安全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保险产品和服务日益丰富,消费者对保险的需求不断增加,保险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单位、家庭和个人风险防范、财富管理、代际传承的重要选择。但保险产品同时具备复杂和无形的双重特征,叠加行业产品同质化,使得消费者难以自主做到科学选配产品。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风险裸露、保单错配、权益不清、理赔盲乱”等金融消费现象,加快构建多层次的保险保障和服务体系,需要保险行业与消费者携手并肩、同向发力。

聚焦保险“三适当”原则,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022年12月颁布的《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规定银行保险机构应当建立消费者适当性管理机制。2024年3月1日起实施的《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规定保险机构建立保险销售人员销售能力分级管理体系,区分销售能力资质实行差别授权,了解投保人的保险需求、风险特征、保险费承担能力等信息,确定投保人可以购买的产品类型和范围。

这就要求银行保险机构要严格执行金融产品、销售渠道、目标客户“三适当”原则,即:应当将合适的产品或服务通过合适的渠道提供给合适的消费者。金融机构只有履行适当性各项义务,才能实现金融市场“卖者有责、买者自负”的健康发展态势。

解锁保险消费者困惑,量身购买适合的产品

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会出现保险产品与客户需求或风险承受能力不恰当的错配情况。如40岁的李女士,认识到自己作为中年女性应该有一份保险保障,在浏览网页时看到一款意外险的广告,觉得价格合理且保额高,便直接在线购买了该意外险。两年后,李女士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试图申请理赔,而乳腺癌属于疾病,并不属于意外险的理赔范围。她后悔在购买保险时没有咨询专业的保险顾问,未能充分了解保险的类型和保障范围,便盲目购买保险。

该案例体现出“保障不全、风险裸露”的金融消费现象。为进一步落实保险适当性原则,广大消费者购买保险时应秉持以下原则:一是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二是产品选配应先完善保障再考虑理财,先经济支柱再家人。三是要选择诚信、专业、职业化的代理人服务。

打造人民保险师队伍,践行服务社会的责任

人保寿险青海省分公司将不断提升代理人的财富规划、资产配置和产品投顾能力,着力打造具有“高素质、高绩效、高稳定、年轻化、专业化、职业化”的“三高三化”人民保险师队伍,来满足各类客户对专业保险服务的需求。

我们面向广大新老客户发出邀请,欢迎大家做保险行业“服务监督官”,让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成为金融从业者的自觉遵循。秉承“人民保险、服务人民”的企业使命,心系“国之大者”,守信重诺,人保寿险青海省分公司将以做人民的风险管理师和财富规划师为己任,努力成为雪域高原最可信赖的保险人。

(责编:杨启红、张莉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