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本网专稿

前三季度青海脱贫人口收入同比增长18.4%

2023年11月15日17:05 |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西宁11月15日电 (杨琳)本网从青海省政府新闻办11月15日召开的专场发布会获悉:前三季度,青海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36元,同比增长7.8%,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2041元,同比增长18.4%。

青海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谢宝恩在发布会上介绍,青海立足当前经济形势,围绕农民增收、产业带富、就业扶持、东西协作项目发力,着力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制定出台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1+5”文件和脱贫人口增收三年行动方案。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头戏”,围绕产业“四地”建设,依托各地区域优势和资源禀赋,将中央衔接资金的66.7%和东西部协作资金的60%用于特色种养、乡村旅游、民族手工艺等特色产业发展。

此外,青海还通过发展产业带动、以工代赈吸纳、能人创业辐射、省外协作输出、帮扶车间安置、公益性岗位兜底等方式,想方设法为群众务工就业创造条件。突出抓好帮扶车间建设、公益性岗位开发等工作,促进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实现长期稳定增收。目前,全省就业帮扶车间达到710家,带动2.25万农村劳动力就业,同比增长111%,其中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6820人,同比增长63%;利用光伏收益开发村级公益性岗位3.02万个,年增收1万元左右。

瞄准美丽乡村建设,青海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统筹整合项目资金资源,扎实推进高原美丽乡村、传统村落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项目工程,先后在625个村开展乡村振兴试点建设,积极探索符合青海特色、高原实际的乡村振兴新路子。截至目前,625个试点村中,通村道路畅通率达98.8%,安全饮水覆盖率达100%,生活用电保障率达97%,村级综合服务站覆盖率达89%,567个村实现垃圾“户收集、村集中、乡转运、县处理”,224个村实现污水集中处理。

(责编:杨琳、张莉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从草原走向世界 青海这座业余体校不业余
  初冬的海北,金银滩草原上牧草泛黄,淡淡的云朵中太阳若隐若现,远处的山尖被白雪覆盖。走进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孩子们正在操场上进行体能训练。…
青海省率先出台黄河专项省级资金管理办法
  人民网西宁11月11日电 (记者张莉萍)日前,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印发《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向)中央预算内投资省级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省级资金管理办法》),据了解,青海省是沿黄九省区率先出台黄河专项省级资金管理办法的省份。 《省级资金管理办法》共五章26条,对各级发改、财政部门以及项目实施单位,在资金使用、管理、分配、监督、检查等方面的权利责任进行了明确。…
青海通报六起生态环境督察执法典型案例
  人民网西宁11月11日电 (记者张莉萍)11月11日,青海省生态环境厅通报六起生态环境督察执法典型案例,具体案例如下: 典型案例一、运用非现场监管方式发现查处茫崖某钾肥公司违反环评制度案 【案情简介】 2022年初,青海省生态环境重点区域遥感监测现海西州茫崖市某地(距青海省会西宁约1300公里处)存在1处规模扩大的人工水体,经青海省生态环境厅调查,遥感发现问题点位为青海某钾肥有限公司茫崖尕斯库勒湖钾盐矿,该公司在原有盐田规模基础上,在未履行环评审批手续的情况下,自2017年起陆续新建24块盐田及简易道路、电力设施、采输卤渠等配套设施,属于未批先建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持续至2021年底。 【查处情况】 该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九条第二款“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五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依法经审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之规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