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获新进展
2023年11月11日10:29 |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人民网西宁11月11日电 (马可欣)根据中国科学院官方网站消息,项目“气候变化和放牧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循环关键过程的影响及其机制”围绕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碳库大小及其主要驱动力以及未来气候变化和放牧背景下高寒草甸土壤碳源/汇转换关键过程及其机制等气候变化生态学前沿科学问题,自 2013 年开始,依托增温和放牧试验平台、增温幅度和降水变化耦合试验平台和室内培养试验,利用长期野外监测、分子生物学和同位素技术以及模型模拟等先进技术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项目定量评估了古气候对青藏高原土壤碳库的变化的驱动作用及其机制;阐明了气候变化和适度放牧背景下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仍然是碳汇而不是碳源的关键过程;揭示了冻土冻融交替与生态系统呼吸解耦合关系、土壤微生物对气候变化的适应、以及背景温度变化对高寒草甸群落生产力及其稳定性对增温和放牧的响应方向的调控作用等关键机制。
天然草地是我国最大的自然生态系统,土壤中蕴藏着丰富的碳储量,其中青藏高原碳储量约占我国草地碳储量的1/2左右。探究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中有机碳储量的多少、未来气候变化和放牧背景下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是否由碳汇变为碳源等问题意义重大,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单位开展联合攻关,取得了重要发现。
该成果丰富了我国气候变化生态学理论体系,为适应性管理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责编:刘沛然、张莉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青海省2023年度坡耕地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已过半
- 人民网西宁11月4日电 (记者杨启红)记者从青海省水土保持中心治理部获悉,2023年,青海省在黄河流域计划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3项,坡改梯面积2.2万亩,修建田间道路36.47公里、排水沟12.66公里,项目区涉及湟中、互助、民和3县(区),总投资4400万元。截至目前,3个项目区日动用推土机等机械260余台,日投入劳力700余人,共完成坡改梯1.51万亩,完成率已达69%,完成投资2685.66万元,完成率为61%,目前各项目县(区)正按预期目标有序推进,有望12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