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沁草原的赤诚红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牧区工作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推进牧区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是领导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核心力量。”这句话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不是一句简单抽象的口号,也不是停留在材料中的一段文字表述,它是玛沁县8个乡镇43个行政村(社区)党支部以及广大基层党员为民办实事的具体写照和集中总结。
之所以如此概括,主要是基于玛沁县近年来探索推进的“1+10+N”的“十化”党建新模式,对于基层党组织以及基层社会治理中产生的连锁效应和积极变化的再认识和再聚焦。什么是“1+10+N”的“十化”党建新模式?具体来看,“1”就是一个总目标,即夯实党在农村牧区的执政根基;“10”就是以党建工作制度化、大众化、地域化、通俗化、生产化、生活化、精准化、具体化、时代化、实效化为核心的创新理念;“N”则是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健全基层自治制度为重点,结合乡镇、村社以及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实际,从生产发展、纠纷调解、环境保护、文化教育、民族团结创建等工作入手,有针对性地构建工作载体和机制,完善党建工作体系,在县、乡镇、村社层面成立生产发展、纠纷调解、环境保护、互帮互助、卫生评估、国家安全维护、教育督导、精神文化、保障联络、联系协调、效率督导11个专项工作组,在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结合业务开展需要建立相应专项工作组,采取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根据群众专长编组等形式,充分发动干部群众、组织干部群众、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发参与,各级党组织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切实使党建成为解决基层问题的“万能钥匙”。
干群关系越来越紧密
“政策都明白了没有?”教育督导组将政策带到了每一户牧民面前
机关沉下去、干部走进去,积极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小到院落帐篷卫生,大到产业发展,在具体工作中,在持续的行动上,逐步改变一些干部群众对党建工作的片面认识,重塑了党组织和党员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拉近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距离。
玛多县“5·22”地震发生后,优云乡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天值班的副乡长张俊岩,第一时间拨通了优曲村村医的电话,“多杰,你们村情况怎么样?”半个小时后,乡党委班子便集结在优曲村集中安置点,进行现场办公。
“天灾面前最无助的是群众,群众最希望的是身边有个‘主心骨’。”张俊岩见到牧民的第一句话就是:“有党组织在,就没有过不去的啥坎儿!”
一场地震检验了“十化”党建推进后党委领导、党政统筹、简约高效的应急处突能力,三个小时内该村生产发展、环境保护等十一个工作组便完成了走失牛羊收拢、秩序维护、人员财产损失情况统计、医疗保障跟进等十多项工作,并有效组织实施了自救自保。
“以前我觉得党建工作就是抄笔记、写简报、做展板、建档案,但通过‘十化’党建工作开展,我们把党组织延展到群众身边,把党建工作融入到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在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同时也取得了牧民群众的信任,党在群众中的威望得到了提升。”张俊岩眼里的不同不止这一个,玛沁县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主动“下沉”,与43个村(社区)党支部建立了党建活动“联办”、为民服务“联做”、优势资源“联用”的“双联共建”关系。
“沉下去”拉近的是干群关系,缩短的是党群距离。在优云乡的仁增昂毛的记忆里,以前领导干部总是遥不可及、高高在上。正如她所说的,“以前是想搭话搭不上,而现在是到家里来听你说,找着帮你办事!”随着乡党委和政府的干部入户“串门”次数的增加,仁增昂毛早已不把他们当成高高在上的“大人物”,而是成了谈心唠家常的常客和为民办实事的“服务员”。
“十化”党建的有效开展让干部接了地气,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玛沁县的基层党组织在干部群众心中的威信得到大幅度提升,社会治理由“难”变“易”,“听党话、跟党走”成了干部群众的自觉行为。
战斗堡垒越来越坚实
“抓基层就要抓支部,强基层就要强支部”如何去做?成效又如何?面对这一考题,玛沁县用“十化”党建“解题”,并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县乡两级机关党支部与43个村(社区)党支部建立“双联共建”关系,在拉近干群关系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帮助联系村(社区)党组织建好一个班子、抓好一支队伍、建立一套制度、理清一条发展思路、开辟一条增收渠道、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实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共同建设、共同提高。
拉加镇赛什托村原党支部书记格拉自信地说:“‘十化’党建使基层‘两委’班子能力更强、人心更齐,干工作更有劲头了,改变了工作作风,锻炼了干部,干部能力提升了,党支部作用发挥得更好了。”
大武乡江前村党支部书记多杰才让说:“基层党组织建强了,支部书记变得有权力了,说话有人听了,腰板更硬朗了,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
科学合理制定“双联共建”活动考核指标,明确13类31项考核任务,实行捆绑考核,以任务精准推动服务精准,以考核倒逼各党支部将“双联共建”工作落到实处。推进村级办公阵地的改造升级,通过“双推双选”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库,抓实理解能力、执行能力“两个能力”提升培训,持续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提升,探索建立《玛沁县村(社区)“两委”班子和班子成员绩效考核实施办法(试行)》,不断加大村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不断激活“源头活水”。通过“十化”党建制度化、精准化、具体化,党在农村牧区的执政基础更加巩固,基层党组织变得坚强有力,成为引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和“领路人”。村“两委”班子对基层工作有了目标、有了抓手、有了信心,村干部的工作责任感强了,干事的积极性高了,锻炼培养了后备干部,打破了“家族式”现状,村党组织带领群众一起找思路、破难题、谋发展,逐步建成了一支永不撤走的“驻村工作队”。“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了党组织哪里就没有困难”,真正成为了玛沁基层组织建设的真实写照。
生产生活越来越美好
拉加镇,因为其得天独厚的区位环境,造就了其独特的小气候,让这里更适合发展种植业。在赛什托村的13个蔬菜大棚里,西红柿、辣椒、黄瓜等长势喜人。“以前只靠放牧为生,现在我学会了温室种植技术,赚钱的途径又多了,日子比以前过得好多啦!”村民旦珍不久前便销售完了自家温棚种的250多公斤油菜,眼下正盘算着在空出来的地块上种一些辣椒。“一个温棚一年可以种两三茬,到年底不光自己可以多赚一笔,还可以为村集体经济创收5万元。”旦珍对今年的收入有了大致的估算。
旦珍的变化正是源于党建引领。2019年,赛什托村开始推进“十化”党建,当时旦珍加入了生产发展组。发展什么?怎么发展?没上过一天学的旦珍没有考虑那么多,“党组织一心为我们,只要跟着走准没问题。”通过群策群力,在发展优势产业的指导下,村党支部书记南柯带着生产发展组搞起了设施农业,村集体经济实现了破零,村民收入实现了翻番。
随着经济的发展,群众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精神文化领域也没有落下。“风儿吹过圣湖的时候,你牵住了我的手”在优云乡,一到下午,随着村子广场上藏歌响起,人们都会放下手机,走出家门一起跳上一段锅庄。精神文化组组长扎西多杰是名藏医,在“十化”党建精神文化组筹建之初他就提议,“得让人们从各顾各的观念里走出来,消除因手机带来的隔阂和自闭,通过参与集体活动增进彼此了解,营造和谐友善的邻里关系。”
群杰和邻居普日旦都是曾经过惯了独居游牧生活的牧民,搬迁到新村的两人虽然是邻居,但两家之间总是因为“你家的垃圾放到我家门口了”“你家的声音太大吵到我休息了……”的鸡毛蒜皮的小矛盾屡屡引发纠纷。“我们俩的交往就是从跳锅庄开始的。”2019年夏天,两人在跳锅庄的队伍中相遇,欢快的乐曲让两人相视一笑“泯恩仇”,自此开启了两人每日的广场相约,还开启了相互惦记的友谊。
6月以来,连日的暴雨让群杰家院内积水无法及时排出,普日旦除了清理自家的积水外,还惦记着群杰家。每天他都会到群杰家清理积水,干完后都会在微信中留言:“你安心放牧,你家里的积水我清理完啦!”而群杰也在微信中回复:“屋里的柜子里有吃的,累了进去吃点休息休息!”
“十化”党建,不光改变了基层群众的生产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群众的生活水平。邻里、乡里间互帮互助、互相理解、包容互勉逐渐成为玛沁县的新风尚,生产生活由内而外越来越美好。
人与自然越来越和谐
“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在玛沁,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被融进“十化”党建的具体工作之中,逐渐被牧民群众所接受,越来越多的牧民群众自觉地投身到了生态保护中来。“20世纪80年代,格多草原上已经搭满了帐篷,100多户牧民和上万头牲畜满山遍野。”在大武乡格多村原党支部书记多旦的记忆里,随着格多村牦牛的名气远扬,逐水草而居的牧民开始向这里集中,过度放牧让这里在短短的十年间成为了黑土滩化严重的区域,硕大的老鼠啃食着所剩无几的草根。最严重的时候,村里1.66万公顷草场中就有0.73万公顷草场发生严重退化。
2019年,玛沁县制定《关于实施“十化”党建措施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格多村的饲草种植基地正是“十化”党建政策的受益产业之一。“单是饲草种植基地就涉及到多个小组,生产发展组为建设出谋划策、联系协调组确保各组分工明确、效率督导组检查措施落实情况。群众主人翁意识显著提升,以前是干部做、群众看,现在是群众争着做、比着干。”多旦介绍说,“十化”党建措施极大地调动了老百姓的积极性,全村188户603人以股份制形式100%加入合作社,2016年至2019年,格多村饲草基地依靠治理黑土滩、种草,实现经济收入230余万元,累计分红45.74万元。同时,在上海援建资金的带动下,格多村以“企业+合作社+牧户”的形式,开始推广“草-畜-肥-草”循环生产模式,构建起了“草畜联动”机制,牧区现代绿色循环产业已现雏形,并且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32万元,绝对贫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可以说格多村在“十化”党建的引领下,真正闯出了一条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脱贫致富新路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经不只是一个理念,而是实实在在地形成了实体经济,人与自然在和谐发展过程中,建立起了互利互惠的全新畜牧关系,在互相促进中实现了双赢,牧民端上了“生态碗”、吃上了“生态饭”。
“老百姓帐篷搭到哪里,国旗就插在哪里,玛沁的草原一片红。”经过两年多来的探索与实践,现如今的玛沁大地上,无论是社区还是牧区,无论是清晨还是黄昏,无论是纠纷调解还是发展生产……目光所及的地方,国旗守护下的美丽草原,到处是一个个党组织和每一名党员、群众活跃的身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