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看青海|西宁以“链长制+包保制”助力产业快速发展 原标题:青海西宁以“链长制+包保制”助力产业快速发展 光伏企业在这里扎下根(经济聚焦) 核心阅读 围绕重点产业,青海西宁推行“链长制+包保制”,以精准招商和靠前服务,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保障,助力企业生产更稳、产业链条更强。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西宁光伏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超200亿元,是2021年同期的3倍多。…
送医送药送物资 解急解难解愁盼 家庭医生进驻网格 及时满足就医需求 “多亏您送来药,孩子的状态好多了。”坐诊间里,四川成都大邑县悦来镇公立卫生院医生杨靖霞收到居民沈茜“报平安”的信息。…
人民日报看青海|锤炼好作风 发展增效能 原标题:开展群众评议、线下巡查监督、干部主动作为,青海省西宁市—— 锤炼好作风 发展增效能(深阅读) 核心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去年以来,青海西宁市委着力推进作风建设,通过群众评议、作风巡查等方式,推动全市干部作风转变。…
人民日报看青海|西宁全力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 原标题:青海西宁全力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接完电话、打开家门,取下悬挂在门把手上的“防疫爱心礼包”,家住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虎台小区5号楼的独居老人丁玲伟轻轻打开礼包,看到里面有消毒液、N95口罩、常用感冒药,老人满脸欣慰,“有了这些防疫物资,还有社区工作人员的手机号码,我这心里就踏实了!” 为解决困难群众、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就医用药问题,西宁市组织发动各村(社区)全面摸清掌握辖区内孕产妇、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人员健康情况,完善档案、建立台账,并开通购药服务热线,收集掌握用药需求,准确摸排买不到药品人员底数、信息,主动帮助寻药、购药,送药上门,打通社区末端服务“最后1米”。同时为各类困难群众陆续发放搭配甘草片、阿咖酚散、抗原试剂、N95口罩等防疫用品的爱心礼包2万余份。…
中央组织部决定追授朱治国同志“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 本报北京12月27日电 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省委两新工委原书记朱治国同志“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并在组织系统广泛开展向朱治国同志学习活动。 决定指出,朱治国同志从事组织工作近20年,始终坚守初心、牢记使命,恪尽职守、忘我工作,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人民日报看青海|东达村支书牛生有“把党的富民政策一项一项落实” 原标题:青海省海晏县东达村党支部书记牛生有—— “把党的富民政策一项一项落实”(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二十大代表这样带头干) 祁连山下,一夜大雪,大地苍茫。伴着咯吱咯吱的踩雪声,党的二十大代表、青海省海晏县金滩乡东达村党支部书记牛生有匆匆赶往养殖大棚。…
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迎难而上,迅速投入重大任务、重大斗争中 今年7月,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奔赴高原,接过了沉甸甸的援青“接力棒”。 4个月来,416名援青干部人才肩负组织重托,赓续援青精神,迅速融入当地,认真履职尽责,迎难而上,敢打硬仗,积极投入重大任务、重大斗争中,协力展现了新一批“援青人”的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
人民日报看青海|青藏高原最大气田向拉萨累计供应天然气3.4亿立方米 原标题:截至11月底 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向拉萨累计供应天然气3.4亿立方米 本报西宁12月7日电 (贾丰丰、李凌波)记者从中国石油天然气青海销售分公司获悉:截至11月底,青藏高原最大气田——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累计向拉萨供应天然气3.4亿立方米,替代43.86万吨标准煤。 为改善西藏民用和工业燃料结构,2010年6月,中国石油以青海油田涩北气田为气源地,组建了项目管理和实施机构,全面启动“气化西藏”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