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物业提质惠及1.47万户群众 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围绕“提升城市治理能级、增进群众幸福质感”目标,将物业管理服务提质增效纳入城乡融合发展全局,通过机制创新、精细服务、网格治理三维发力,推动物业服务从“基础保障”向“品质供给”跨越。截至10月11日,规范小区公共收益410.89万元,惠及1.47万户群众,解决民生诉求35个,接管18个老旧小区实施公益化兜底管理,将治理效能转化为群众幸福感。…
西宁开发区南川藏毯纺织特色产业集聚区入选国家重点培育名单 10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2025年度纺织服装特色产业集聚区重点培育名单(第一批)》,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藏毯纺织特色产业集聚区凭借全产业链优势、创新发展动能及品牌影响力成功上榜,成为青海省此次唯一入选的集聚区。 作为青海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西宁开发区始终以“打造特色产业高地”为目标,在培育藏毯产业的同时,成功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并加速构建光伏制造、锂电储能产业集群,形成“一主多元、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海北打造全省重要农畜产品生产输出基地 10月10日,记者从海北藏族自治州推进高原牦牛和藏系绵羊产业优质发展座谈会上了解到,海北州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通过夯实基础、龙头带动、品牌打造、科技支撑和拓宽销路等举措,全面推进农牧业现代化,成功打造成为全省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输出基地,农牧民收入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海北州拥有可利用天然草原4068万亩(271.2万公顷),存栏各类牲畜376万头(只、匹)。…
青海湖迎来首批越冬大天鹅 10月10日,记者从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了解到,10月初,青海湖国家公园候选区小泊湖保护站的生态管护员在例行巡护监测中,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倒淌河流域观测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天鹅,这也是今年首批抵达青海湖越冬的大天鹅。 大天鹅,呈家族群活动,有时多至数百只的大群栖息在开阔水域。…
青海省妇联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切入口助力文明乡风 10月8日,记者从省妇联获悉,围绕省委、省政府和全国妇联关于移风易俗的工作要求,全省各级妇联组织正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关键抓手,引导妇女群众自觉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有效破除陈规陋习的生存土壤,推动文明乡风在广袤乡村落地生根。 在宣传引导方面,省妇联着力打造“巾帼心向党”品牌,组织各级巾帼宣讲团等力量深入基层开展千余场特色宣讲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政策、凝聚共识。…
鹤舞天际间 金秋时节,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草原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或昂首挺立,警觉地瞭望远方;或低头在水洼浅滩间觅食,姿态优雅从容。它们黑白分明的羽毛在秋日阳光的照耀下格外醒目,与周围泛黄的草甸、湛蓝的天空和连绵的远山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动静相宜、和谐共生的自然图景。…
新房子建成好房子,老房子改成好房子(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数据来源:住房城乡建设部 制图:蔡华伟 10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成就。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5年来,人民群众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建筑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
让科技成为战斗力的“倍增器”(金台点兵) 国庆节前,一则消息振奋人心—— 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成功完成在福建舰上的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这是我国航母发展历程中取得的又一次突破,对推进海军转型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
西宁市城北区深入推进打造青藏高原康养先行区 西宁市城北区着力打造集康养中心等康养业态为核心的康养小镇,从而推动高原康养产业实现新的突破。截至10月9日,已在41场次的推广活动中推广9家机构企业的81种康养产品,部分产品成功销往省外,并打造康养酒店集群,升级改造2家康养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