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化”专列让青海成为西部旅游的“超级中转站” 自2019年至今,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累计开行旅游专列171列,安全运送游客突破5.07万人次。其中,新疆方向旅游专列14列,入藏方向旅游专列61列,近35000名旅客乘坐“定制化”专列,经青海进藏入疆。…
青海省政协围绕文旅融合发展开展调研 近日,青海省政协调研组围绕“加快文旅融合发展,积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带动更多群体就业”赴省直相关部门和海东市、海北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开展专题调研。 调研组深入基层一线、行业部门,通过座谈交流、实地查看,详细了解景区运营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客流营收、文旅融合、带动就业等情况,听取意见建议。…
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 6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发布消息,为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高度适应的金融体系,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青海省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扎实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更好支持青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若干措施》围绕建立健全数字金融工作机制、加快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运用数字技术提升重点领域金融服务质效、夯实数字金融发展基础、完善数字金融治理体系等五方面提出16项重点任务举措。…
青海持续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下沉 记者近日从青海省卫生健康委了解到,青海省通过持续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下沉,强化医疗卫生资源县域统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优质高效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等举措,全力推进健康乡村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农牧民群众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 青海省不断完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在高原,这群人和风沙“掰手腕” 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西部,连绵的戈壁大漠汇成天地的辽阔,在这片风沙弥漫的天地间,却有一群人正在与沙漠“交手”。 开沟、铺草、覆沙……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几十位治沙工人俯身于炙热的沙土之上,一寸一寸将稻草压入沙中,形成一个个规整的草方格沙障。…
引大济湟北干渠二期和西干渠工程开始投入运行 人民网西宁6月8日电 (记者杨启红)记者从青海省水利厅获悉,6月6日至7日,青海省引大济湟北干渠二期和西干渠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开始投入运行。两项工程投运后,不仅可以使湟水流域生态得到进一步恢复,实现70万亩农田、林地灌溉,推动特色现代农牧业发展,还将为湟水干流各新型工业园区提供生产用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西宁首批职业院校学生赴外专项培训计划启动 6月5日,西宁市首批职业院校学生赴省外专项培训计划启动,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38名计算机专业“尖兵”将赴成都开启为期30天的人工智能领域专项培训,为加快绿算产业人才培育按下“加速键”。 此次赴外专项培训计划紧扣全市产业发展布局,依托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紧盯人工智能、绿色算力领域人才需求,强化政府、院校、企业三方协作,对接成都东软学院在AI算法、大数据应用、智能系统开发等领域的前沿教学与实训资源,首次以“组团式”赴外培训的模式,定向式培育技能人才,打通高校资源—产业需求—人才培养闭环。…
青海深入开展动态汽车衡计量监督检查 6月4日,记者从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为进一步打击计量违法行为、健全计量监管体系,强化动态汽车衡监管,近期,省市场监管局联合省交通运输厅深入开展动态汽车衡专项计量监督检查,有效保障贸易结算与道路运输安全。 全面摸底排查,覆盖8个市州、45个县级区域,以公路收费站、超限检测站为重点,现场抽查、检验在用动态汽车衡276台,发现不合格1台,使用条件不符合规程要求1台。…
青海推行药品安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6月4日,青海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传来消息,为贯彻落实药品安全信用监管体系建设要求,省药品监管局通过完善制度、加强培训、系统建设等举措,推行药品安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初步构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监管格局。 省药品监管局制定印发《青海省药品安全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试行)》,从药品信用信息归集、分类标准、分类监管、分类应用等方面,对药品安全信用风险分类监管的具体要求作出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