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工业园区发放首个安置房不动产权证 9月25日,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区水岸小城安置房项目完成首个不动产权证办理发放,标志着园区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取得突破。 水岸小城安置房项目于2016年建成交付,总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涉及2856套安置房屋,是园区重点安居工程。…
青海正在实现“一村一名女性体育指导员”目标 9月28日,“2025年青海省万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技能交流展示大会”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近300名农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展现青海省“万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计划”三年丰硕成果。 活动当天,民族传统类、健身操舞类和乡村特色类的技能交流展示争奇斗艳,关爱女性健康体质健康检测和交流研讨活动给大家“充电”,让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们收获颇丰。…
“青薯9号”连续四年蝉联全国推广面积第一 9月30日,青海省科学技术厅传来消息,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近日发布2024年度主要粮油和特色作物推广面积前十大品种。其中,在马铃薯全国推广面积前十大品种中,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自主选育的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荣登榜首,推广面积达747万亩(1亩约合0.0667公顷),实现连续四年马铃薯全国推广面积第一,标志着高原马铃薯育种创新能力与种业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
青海囊谦9000余名农牧民群众告别“看天用电” 9月30日,青海玉树吉尼赛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建成投运,标志着当地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实现跃升,9000余名农牧民群众彻底告别长期依赖光伏供电、“看天用电”的历史。 吉尼塞乡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地处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受自然条件等因素制约,长期依靠不稳定的分布式光伏供电,“用电难、用电不稳”制约着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青海湟中:山林交响在群加 人民网西宁10月2日电 (记者甘海琼)当交响旋律漫过云杉林海,当非遗指尖温度触碰到山野清风,10月2日“群加交响・非遗新声”活动在湟中群启幕,山林、音乐、非遗、市集在秋日碰撞,解锁 “生态+文化”的沉浸式体验。 活动现场,湟中堆绣、湟中农民画、湟中面塑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交流,主办方向游客分发非遗体验包并进行现场体验;湟中堆绣、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加牙藏族织毯技艺、宗喀唐卡、河湟皮影制作技艺、河湟刺绣非遗项目、农特产品进行现场展示展销;20幅湟中农民画作品在山坡摆放,观众沿蜿蜒小径穿梭观赏,实现“人在画中、画在山中”的错位体验。…
守护好家乡的绿水青山 76年砥砺奋进,76年春华秋实。当金色的十月铺陈万里山河,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6周年华诞。从三江源头到湟水谷地,青海各族儿女以赤诚之心放声礼赞,将“祝福祖国”的深情告白融入每一寸土地,共同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时代奔涌向前,个人的奋斗始终与祖国的脉动同频共振。祖国的每一次跨越、青…
青海部署国庆中秋交通安保筑牢秋冬季道路安全防线 9月30日,记者从青海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获悉,为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该总队全面统筹、提前部署,组织全省公安交管部门紧扣“双节”出行特点,聚焦突出风险隐患,扎实推进秩序管控、隐患排查、违法查处、联勤联动及宣传引导等各项措施,全力保障节日期间交通安全、有序、畅通。 青海公安交管部门充分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推动相邻地区信息共享、协同分流与联动疏导。…
2025年青海省乡村健康跑(湟源站)开赛 “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下次还想来!”10月1日,2025年青海省乡村健康跑(湟源站)在西宁市湟源县和平乡小高陵村鸣枪开赛,来自全省各地的400余名跑步爱好者齐聚于此,以脚步丈量乡村美景,为欢度国庆佳节注入满满动感活力。 本次赛事由青海省社会体育指导服务中心与湟源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湟源县文体旅游局承办。…
青海省保供稳价守护百姓“菜篮子”“米袋子” 9月30日,记者从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为切实做好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供应充足和价格总体平稳,确保人民群众度过欢乐祥和的节日,按照国家相关要求以及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积极指导各地科学谋划、提前行动,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推动保供稳价工作取得实效。 省发展改革委在“双节”来临前提前谋划布局,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夯实储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