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惠“春风”助力青海新质生产力“加速跑”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独特地理位置赋予其丰富资源,成为孕育新质生产力的沃土。新质生产力为青海经济高质量发展领航,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税惠政策宛如一场“及时雨”,成为激发青海新质生产力潜能的关键“密码”。…
惩治“微腐败”,让老百姓可感可及(评论员观察) 向制度要力量,不断织密制度之网,减小经纬之间的罅隙,才能打得稳、捉得准、拍得狠 只有在净化政治生态、正风肃纪上久久为功,才能最大程度压缩“微腐败”的生存空间 进一步推动反腐败斗争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定能让群众感受到清风正气就在身边 “蝇贪蚁腐”,危害甚深。盯上“校园餐”,挪用资金,从孩子口中“夺食”;视“保命钱”为唐僧肉,侵吞低保资金;靠医吃医,收回扣、要红包、套取医保……类似不法行为,损害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
护好“行驶中”的个人信息安全(人民时评) 要更加强调“数据最小化”原则,即只收集实现特定功能所必需的数据,及时应对新出现的安全风险和挑战 问车载人工智能机器人,过去一个月车辆到过何处,答案一清二楚;车辆发生事故,车企能比车主更早获取行车记录视频;车刚开了3000公里,就接到4S店电话,“您的车已经行驶了3000公里,该去进行首次保养了”……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日益驶入日常生活,不少人碰到过这样的场景。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网联汽车正逐步成为汽车行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
“守护三江源”大型生态情景音画《从黄河到长江》民族音乐会北京展演落幕 国家大剧院演出现场。汤声声供图 来自果洛的“守护三江源”大型生态情景音画《从黄河到长江》民族音乐会,1月7日至8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堂”成功展演。…
春运启幕,青海民航预计运送旅客63.78万人次 2025年春运于1月14日开始,2月22日结束,共计40天。青海民航预计保障航班5940架次,运送旅客63.78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473吨,较2024年春运同期分别增长3.1%、3.8%和1.4%。…
青海全面建成动物检疫信息化监管新模式 近日,记者从青海省动植物检疫站获悉,目前,青海通过动物检疫信息化建设、车辆备案、承运人备案等方式,使动物检疫做到了从产地到运输到屠宰环节的闭环管理,实现了从养殖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青海动物检疫全链条信息化监管新模式已初步建立,有力保障了全省人民肉食品安全。 从2021年8月起,青海就开始逐步推广使用“青海牧运通”动物检疫信息化平台,先后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动物B证电子证、产品B证电子证和动物A证电子证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并以优异成绩通过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评估验收。…
海西藜麦种子获批出口丹麦西班牙等国 1月13日,记者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农牧局了解到,由青海三江沃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培育的藜麦种子于2024年12月31日成功取得农业农村部植物苗种进(出)口审批,将出口至丹麦、西班牙等欧洲国家,这是国内首批获得出口资质的藜麦种子,标志着海西藜麦产业在拓展国际市场、推动农业产业国际化进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据了解,此次获得出口审批的农作物种子包括“青藜1号”“三江藜1号”“三江藜2号”“科藜1号”四个品种,这些品种由青海三江沃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省内外多家科研单位联合研发并精心选育而成,具有适应性强、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在国内多个地区进行了广泛的种植试验和推广,深受种植户的喜爱和认可。…
青海省妇联启动2025年暖冬行动 1月13日,记者从青海省妇联了解到,在2025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省妇联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和全国妇联做好两节关爱慰问工作部署,整合多方资源,启动2025年暖冬行动,为全省困难妇女儿童和家庭送去冬日的温暖与关怀。 本次暖冬行动省妇联整合了四个非定向公益项目,包括江苏省张家港市躬行公益俱乐部支持的“衣暖乡亲”公益项目、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支持的“迎新春暖心田”公益项目以及爱心人士支持的卫生巾爱心捐赠项目,物资总价值达991880元。…
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全面“升级” 2024年,青海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对全省81座高速公路服务区有序开展“适营化”“适旅化”改造,日月山“共享”服务区、共和“零碳”服务区建成投运,花海、峨堡、中灶火、翡翠湖、瞿坛等“交旅融合”服务区开通运行,围绕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项目延伸、服务品质强化,全省服务区服务提升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2024年,全省74座运营服务区“车货无忧”公众责任险全部生效,阿尼玛卿服务区高原补氧休息室建成投运,“驿驰汽修”全国连锁品牌成功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