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宁,与远古先民来一场跨越万年的对话 人民网西宁11月3日电 (刘沛然、杨琳)岁月失语、唯石能言。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加强区域文化交流合作,打响“贺兰山岩画”名片,11月3日,由石嘴山市文化旅游广电局、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石嘴山市博物馆、西宁市博物馆承办的“千古文明——贺兰山岩画专题展”在青海省西宁市博物馆正式开展。…
海西州建设“红色驿站”服务新业态新就业群体 “自从有了暖‘新’红色驿站,配送间隙就可以歇一歇脚,还可以充电热饭,真是太方便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国成快递服务有限公司党员快递员希吉德玛动情地说,“快递员风里来雨里去,暖‘新’红色驿站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家’,让我们感到满满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2023年,海西州积极探索符合海西实际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方法路径,聚焦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提标扩面”工程,及时投入28万元党建工作经费,在格尔木市、德令哈市新就业群体相对集中的区域打造2家暖“新”红色驿站,并配备饮水机、微波炉、座椅沙发、急救药箱、充电设备等设施,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了一片“热可纳凉、冷可取暖、渴能喝水”的休息站。…
青海开展冬季突出违法行为集中整治行动 10月30日,记者从青海省公安厅交警总队了解到,全省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从本月到年底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冬季突出违法行为集中整治行动。 此次整治行动聚焦了公路客运和旅游客运车辆超员载客、疲劳驾驶、乘客不使用安全带,危化品运输车违反禁限行规定通行、疲劳驾驶,货车严重超载、疲劳驾驶、高速公路不按规定车道行驶,6座以上小客车超员载客,小客车酒驾醉驾等严重违法行为以及本地区易肇事肇祸的突出违法行为。…
西北五省(区)实现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统一 10月30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获悉,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税务局联合发布《西北五省(区)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进一步规范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行使,实现西北五省(区)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统一。 《西北五省(区)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内容涵盖税务登记、账簿凭证、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检查、发票及票证管理、纳税担保等7大类52个事项,对这52项违法行为在法律框架内进行细化和量化。…
青海统筹推进脱贫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10月30日,记者从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为着力提升全省脱贫人口技能培训质效,进一步提高培训就业率和持证率,该厅细化提出做好培训项目统筹整合、深入开展培训需求调查、对接需求灵活组织培训、推进培训评价有效衔接、切实加强宣传服务保障五项举措,并公布《脱贫人口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台账(一县一表)》,压实责任,统筹推进脱贫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据了解,脱贫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于每年年初,由人社部门牵头,整合相关部门脱贫人口培训项目,按照“一县一表”要求,统一建立并公布脱贫人口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台账,细化分解各地培训任务,实现有就业培训意愿的脱贫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全覆盖。…
青海完成2023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双随机、一公开”实地核查工作 10月30日,记者从青海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获悉,为加强事业单位事中事后监管,提高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水平,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圆满完成2023年度全省事业单位法人“双随机、一公开”实地核查工作。 青海省根据全省事业单位登记情况,结合年度报告及日常登记管理工作情况,以登记注册的正常状态下的事业单位为抽查对象,按3%比例进行抽查,做到抽查对象多领域、全覆盖,随机共抽取223家事业单位为“双随机、一公开”实地核查对象,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查看账目、个别谈话等方法,对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年度报告、业务开展情况等工作进行细致核查,抽查过程中,执法检查人员当场填写抽查记录单,如实记录检查情况,检查人员与法定代表人双签字一盖章,并将检查情况现场反馈给被抽查事业单位。…
兰西城市群“组团成圈”公积金一体化加速 10月30日,记者从海东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了解到,日前兰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与海东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签订了《兰州海东住房公积金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的签订,不仅是住房公积金领域对兰西城市群建设的具体实践,更是深入推进兰西城市群住房公积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从而推动“跨省通办”“一网通办”等业务向纵深发展。…
人民日报看青海|高原忙生意 坐上复兴号 原标题:青藏铁路沿线的新变化—— 高原忙生意 坐上复兴号(点赞新时代) “叮咚,叮咚……”在青海省西宁市的一家销售枸杞原浆、干果的小店里,店主汪晓梅的手机响个不停。“最近都是订货单,仓库里都堆满了,就等着派送呢。…
海北州“八无六有”平安村社占比超六成 截至目前,海北藏族自治州214个行政村和28个社区,已创建县级“八无六有”平安村社区151个,占比达61.2%。 曾探索“三官两员”(警官、法官、检察官,司法助理员、法制宣传员)进村入户、“一村一警”、法治宣传员等平安建设典型经验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为进一步织牢平安建设网底,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2022年以来,又推出以“八无六有”(无黑恶势力、无重大安全事故、无刑事案件、无重大治安案件、无邪教、无非法上访、无毒害、无赌博,有平安建设组织、有自治法治德治制度、有法律明白人、有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组织、有道德模范、有致富带头人)为主要内容的平安村(社区)创建工作,推动平安海北建设走深走实。…
青海通报三起串通投标犯罪典型案例 人民网西宁10月30日电 (记者张莉萍)记者从青海省公安厅获悉,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整治规范工程建设领域招标投标工作的决策部署,全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公平竞争,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良性互动,省公安厅现通报已办结的3起工程建设领域串通投标犯罪典型案例: 案例一:袁某、李某林等人串通投标案 2020年3月,西宁市公安局东川分局经侦大队破获袁某、李某林等人涉嫌串通投标案。经查,2015年11月,为成功中标黄南州某工程项目,李某林伙同青海某氏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袁某,向政府相关部门及招标人行贿,并借用青海某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5家建筑类公司资质,由袁某安排公司员工分别作为5家建筑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参与项目竞标,采取控制项目投标报价的方式串通投标,最终由青海某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1200余万元中标项目,中标后袁某公司挂靠在青海某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进行施工,袁某支付给李某林“好处费”1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