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寄真情 佳節話團圓

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西山鄉邵代家村村民體驗非遺漆扇。本報記者 韓麗萍 攝
晒出創意彩繪。馬芬蘭供圖
童夢樂園文藝演出。 本報記者 陶然 攝
品鑒大月餅。湟中區委宣傳部供圖
本報記者
萬裡此情同皎潔,一年今日最分明。當花燈高懸於街頭巷尾,當月餅的香氣彌漫整個街道,當久別重逢的親人再度相聚,中秋佳節如期而至,全省各地民眾紛紛以豐富多彩的形式慶祝中秋佳節,沉浸在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中。在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中,深切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在溫馨的團圓相聚中,體悟家的溫暖﹔在文明新風尚的引領下,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和時代新風。
丹桂飄香同喜樂
中秋月圓夜,西寧市湟中區攔隆口鎮慕容古寨景區燈火璀璨,第五屆河湟慕容古寨“邀月醉高原”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系列中秋民俗文化節在此熱鬧啟幕。開幕式在《紅歌大聯唱》中拉開帷幕,祭月儀式重現河湟傳統民俗,千人品鑒河湟民間大月餅活動區最為熱鬧,現場開展月餅制作比拼,游客分食月餅、品美酒,其樂融融。
慕容古寨民俗表演也輪番登場,舞龍隊員手舉彩龍,隨著鼓點騰躍翻滾,龍身在空中劃出優美弧線﹔劃旱船的演員扭動“船身”,仿佛在碧波中穿行﹔小調扇子舞演員裙擺輕揚,扇影流轉間盡顯柔美。夜幕降臨,篝火晚會點燃,游客手拉手圍著篝火起舞,歌聲、笑聲在夜空回蕩,讓中秋佳節滿是文化韻味與團結溫情。
在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熱貢路社區,住戶才讓加一家其樂融融,餐桌上擺滿了水果、瓜子和點心。老人和孩子圍坐在一起,邊吃水果邊看電視,享受愜意的時光。
傍晚時分,晚飯端上桌,才讓加拿出下午帶著孩子在社區做的美味五仁月餅,與全家一同分享﹔另一邊,孩子背誦起下午在社區分享會上學的《水調歌頭》,其樂融融。才讓加感慨:“當中秋團圓與歡度國慶相匯,大家與小家融為一體。聽著孩子背誦‘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詩詞,品著月餅,國家強盛、全家安康真的是最大的美滿。”
秋日的祁連草原層林盡染、雪山映彩。在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舉辦的2025“祁連山杯”傳統射箭邀請賽暨第十屆達頓宴上,選手身著民族服飾或運動裝束,屏息凝神、搭箭拉弓,箭矢破空之聲與遠處祁連雪山的巍峨相映成趣。“嗖——嗖——”的破空聲此起彼伏,一支支箭精准命中靶心,引得圍觀群眾陣陣喝彩。
除了傳統射箭比賽,祁連縣還為游客提供了多種多樣的民族文化體驗。游客可以參與住牛毛帳篷、擠牛奶、打酥油、磨糌粑、篝火晚會、騎馬等民俗項目。還有山野徒步、9號公路自駕、生態研學、山水寫生、露營等活動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花好月圓共團圓
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西山鄉邵代家村黨群服務中心內,笑聲此起彼伏。村民歡聚一堂,親手制作月餅,在非遺漆扇中感受傳統文化。互動游戲悄然拉近彼此的距離﹔在豐盛可口的團圓飯中,大家更是深切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團圓飯畢,獨居老人靳生奎說:“孩子都在外邊打工,去年老伴走了,本想著這個中秋就自己隨便過過,沒想到村裡搞了這個活動,大家一塊兒做月餅、聊天、吃團圓飯,心裡暖烘烘的。”
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希裡溝鎮城中社區,大家身著特色民族服飾,各民族居民代表依次上台,生動講述本民族的中秋傳統習俗。從蒙古族的中秋祭月儀式,到回族的節日特色飲食,再到土族的國慶家庭團聚習俗,多元文化故事交織,讓在場居民深入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習俗,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活動設置投乒乓球、翻杯子、猜燈謎等游戲環節。在紙盤彩繪環節,居民充分發揮創意,有的在盤子上繪制圓月、玉兔、桂花等中秋元素,有的將民族服飾圖案與雙節元素結合,創作出獨具特色的作品。
中秋的溫情比秋日的陽光更為真切,海西州格爾木市金峰路街道的工作人員手提沉甸甸的禮品袋,敲響了殘疾人家庭的門。“叔,最近腿疾沒犯吧?降壓藥還夠吃嗎?”一進門,工作人員便握住老人的手,坐在沙發上,目光掃過屋內的日常用品,細細詢問生活近況。遇到聽力不便的居民,他們便湊到耳邊放慢語速﹔聊到難處時,有人輕輕拍著家屬的肩膀安撫,有人掏出小本子記下“需要幫忙申請輔助器具”的訴求,最后總不忘笑著鼓勵:“日子會越來越順,咱們多往好處想!”
月餅還帶著余溫,紙箱裡的牛奶晃出細碎的聲響,當節日禮物遞到手上時,讓居民倍感溫暖。有居民反復摩挲著月餅盒,連聲說:“這甜口的,正合我家孩子的口味”﹔也有家屬忙著往工作人員手裡塞水果:“你們這麼記挂著,比過節吃頓大餐還暖心!”
月滿中秋樹新風
中秋佳節,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瑪域小區裡一片祥和。在大武幼兒園上大班的索南小朋友和家人團聚在一起,享受著美好的假期時光。和親人挨個問好后,他拿出一張自己的繪畫作品給家人展示。“這是自己在家畫的一幅畫,裡面有爸爸、媽媽還有我,我們三個坐在一起看電視好幸福。”索南的童畫童言,讓在座的家人不禁拍起手掌。索南這幅展現“平安幸福”的兒童畫背后,是清廉家風深入人心的真實寫照。
據了解,國慶、中秋雙節到來之際,瑪沁縣婦聯聯合縣紀委、縣五所幼兒園共同舉辦“家規家訓亮家風,家庭助廉正家風”主題系列活動。活動中,縣直機關各單位黨員干部、五所幼兒園的孩子與家長及教職工共同開展廉政繪畫活動,在童趣表達中傳遞廉潔理念,讓清廉種子在大人和孩子心中生根發芽。
中秋當天,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的華龍超市內洋溢著濃厚的節日氛圍,貨架上的節日商品琳琅滿目,摒棄了往日過度包裝的奢華感,多了幾分接地氣的煙火氣。
市民更求推著購物車,認真挑選食材:“今天是中秋節,准備買點好吃的去父母家團聚。”他的購物籃裡,既有牦牛奶、青稞餅等本地特色食品,也有新鮮蔬果。超市工作人員介紹,今年中秋,簡約包裝的青稞月餅和散裝牛羊肉成熱銷品,許多家庭像更求家一樣,按需採購,避免浪費。玉樹百姓的中秋消費,正以文明新風詮釋著團圓的真正意義。
中秋傍晚,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恰卜恰鎮東巴村的庭院裡飄出飯菜香,才洛加一家的家宴正式開席。桌上是手抓肉、青稞餅等家常美食,沒了往年的奢華菜式。“現在村裡都流行簡辦宴席,這風氣好!”前來做客的才讓笑著說。一旁的駐村第一書記楊富林接過話茬:“咱們村推行‘文明實踐積分制’,節儉辦事能積分換物資,大家都主動改習慣了。”
席間,家人圍坐話家常,晚輩給老人敬茶,沒人再比禮金厚薄。楊富林感慨:“從‘要我儉’到‘我要儉’,家宴裡的變化,正是移風易俗結的果。”月光下,簡約的家宴透著濃濃的文明暖意。
(本報記者 韓麗萍 執筆﹔陶然 羋嶠 李慶玲 馬振東 劉程錦 余暉 程宦寧 顧植霞,通訊員 鐵曉林 參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