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第八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8月20日啟幕
人民網西寧7月29日電(況玉)本網從7月28日召開的青海省第八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本屆運動會將於8月20日至25日在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舉辦。截至目前,青海省第八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籌備工作基本就緒。
本屆運動會設競賽項目和表演項目兩大類,其中競賽項目共有10個大項、55個小項:有民族武術、押加、拔河、舉沙袋、民族式射箭(復合弓、反曲弓、牛角弓、現代傳統弓)、民族式摔跤(絆跤、北噶、搏克)、民族馬術(民族賽馬、走馬、騎馬射箭、跑馬拾哈達)、藏棋、賽牦牛、鍋庄10個競賽項目。表演項目分為競技類、技巧類和綜合類,13個代表團均將組織1個具有觀賞性、競技性的民族體育表演項目。共有西寧市、海東市,6個自治州,7個自治縣,青海大學、青海民族大學、青海師范大學、青海理工學院、青海職業技術大學20個地區和單位參賽。

青海省第八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會徽:青之源,海之韻
據了解,作為每四年一屆的民族體育盛會,本屆民族運動會突出“民族團結的盛會、群眾體育的盛會”基本定位,深度融合時代特征、民族特色與黃南地域特點,確定以“相約神韻黃南·共譜團結新篇”為賽事主題,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進一步深化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省創建。
多元辦賽激活區域發展。本屆賽事創新採用“農體文旅商”融合機制,打破集中辦賽傳統,10個項目分散於黃南州4市縣標志性景區舉辦。通過“賽事+”模式,推動體育與農業、文旅、商業聯動,形成區域發展疊加效應。
特色項目彰顯文化底蘊。本屆運動會在項目設置中新增並保留了一批最具民族特色、最能體現傳統體育精髓的項目。新增項目賽牦牛、鍋庄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民俗風情,又通過規范競賽規則實現了“趣味性與競技性”的平衡。項目設置的調整,讓賽事徹底回歸“民族性”本質,成為各民族傳統文化交流展示的生動載體。

青海省第八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吉祥物:羚寶
場館建設著眼長效惠民。黃南州投入6800萬元(含中央彩票公益金)改造州體育場,融入多民族建筑元素,成為傳承民族體育文化的地標。賽事利用“特色體育小鎮”等存量資源,完善配套設施,賽后將長期服務群眾體育,實現“辦賽興館惠民”目標。
參賽陣容呈現多元結構。20個代表團、19支隊伍涵蓋8市州、7自治縣及5所高校,新增2支大學生代表隊302名運動員,漢族選手比例較上屆提升。1933人的參賽規模中,各民族運動員在鍋庄、射箭等項目中同場競技,構建起多層次民族體育交流平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