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青海省進出口總值達35.9億元

人民網西寧7月22日電 (顧斐菲、實習生吳桐)7月21日,青海省政府新聞辦召開青海省2025年上半年外貿發展成就與服務舉措新聞發布會。本網從發布會上獲悉,2025上半年,全省完成進出口總值35.9億元,同比增長57.7%,增速連續六個月保持全國首位。其中,出口31.8億元,增長112.1%﹔進口4.1億元。
據青海省商務廳副廳長楊小民介紹,2025年上半年,全省商務系統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定信心,實干爭先,全力攻堅,著力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聚焦高質量發展主線,深入實施“解難題、優結構、拓市場、防風險”策略,創新工作方法,強化政策協同,千方百計克服外貿發展面臨的外部不確定性,積極推動產業“四地”建設,引導產業外向型轉型發展,促進外貿實現量質齊升。青海外貿呈現以下特點。
增速領跑全國,韌性持續彰顯。進出口、出口增速分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54.8個和104.9個百分點,完成全年目標的55.4%,超額“雙過半”。出口拉動全省外貿增長74個百分點,“青字號”產品國際市場份額和競爭力提升。
產業結構優化,特色產品激增。一產方面,綠色有機農產品出口3.4億元,增長56%,增速全國第一。冷涼蔬菜出口增長2倍,凍鱒魚等首次出口日本,藜麥種子等首次出口西班牙等國。二產方面,新能源產品出口18億元,同比增長5.6倍,其中鋰離子蓄電池出口14.4億元,增長32倍,多晶硅、單晶硅片實現零的突破﹔鹽湖化工產品出口5.1億元,增長2.5倍,鎂系產品、聚氯乙烯等均大幅增長。三產方面,服務貿易進出口6834萬美元,同比增長49.6%﹔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187萬美元,同比增長306.7%。
區域產業協同,市州競相發展。8個市州均開展進出口業務。西寧進出口28.6億元,同比增長52.8%,佔全省79.6%﹔海東進出口2.6億元,同比增長30.5%,實現糧食等自營出口零突破﹔海西、海南進出口分別增長1.5倍、1.4倍。西寧經開區進出口同比增長1.2倍,綜保區穩定運行。
市場主體活躍,內生動力增強。有進出口實績企業180家,同比增長16.1%。生產型企業82家,佔比45.6%,進出口28.6億元,同比增長196.7%,佔全省80%。民營企業166家,進出口31.2億元,增長89.3%,貢獻率112%﹔國有企業進出口4.5億元,多元主體發展格局穩固。
開放動能集聚,市場持續拓展。貿易伙伴覆蓋91個國家(地區),新增13個。對“一帶一路”67國進出口29.6億元,增78.7%,佔全省82.5%,匈牙利、馬來西亞、俄羅斯為前三大市場。舉辦青海—香港經貿活動,參加越南展會等,簽約超30億元。國際貨運班列開行110列,同比增長129%。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青海啟動建立健全智慧化多點觸發傳染病監測預警體系三年行動
- 人民網西寧7月16日電 (記者楊啟紅)記者從青海省傳染病監測預警體系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獲悉,青海已制定印發《青海省建立健全智慧化多點觸發傳染病監測預警體系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行動方案》的出台,對青海建成多點觸發、反應快速、科學高效的傳染病監測預警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行動方案》包括總體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措施。…
- 青海推動實現傳染病早發現、早研判、早處置
- 人民網西寧7月16日電 (記者楊啟紅)記者從青海省傳染病監測預警體系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獲悉,青海制定印發《青海省建立健全智慧化多點觸發傳染病監測預警體系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不斷加強頂層設計,完善相關政策,以傳染病監測—分析研判—風險趨勢預測—健康提示發布—預警信息通報—應急響應為監測預警工作主線,積極推動實現傳染病早發現、早研判、早處置。 健全傳染病監測預警體系方面,以推進健康青海建設、推動疾控事業高質量發展為契機,以實施疾病預防控制能力三年提升行動為抓手,不斷健全完善傳染病疫情監測、風險評估、預警、疫情報告、信息發布制度,制定完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哨點監測、城市污水重點傳染病病原監測、呼吸道多病原監測等管理辦法、技術規范,有序推進青海省傳染病多點觸發監測預警工作。…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