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

河湟福谷 聖域湟中

湟中區委宣傳部
2025年07月28日10:09 |
小字號

湟中區下轄街道辦事處1個、鎮10個、鄉5個,社區居委會16個、行政村380個,轄區總面積2444平方公裡,常住人口39.55萬人,城鎮化率42.23%。

區位優勢顯著。區境三面環圍西寧,是西寧南部生態屏障。區域內有西寧規劃城市副中心多巴新城,西寧市經濟開發區甘河工業園、南川工業園。2019年11月撤縣設區,深度融入西寧主城區發展格局。

文化積澱厚重。作為河湟文化的發源地和核心區,是“卡約文化”“西羌文化”的搖籃,是古代南“絲綢之路”和“唐蕃古道”的重鎮。塔爾寺“藝術三絕”(酥油花、壁畫、堆繡)、湟中社火、千戶營高台、湟中銀銅器制作及鎏金技藝等具有地域鮮明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蜚聲中外,是西寧市非遺產品及產業聚集區,被譽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民族團結和諧。自古以來聚居著漢族、藏族、土族、回族、撒拉族、蒙古族等25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5.6萬人,佔全區人口的32.62%。

長期以來,湟中區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工作部署,堅定信心、實干爭先,推動產業發展實現量質齊升。冷涼蔬菜熱銷全國各地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全區蔬菜種植面積12萬畝,產量突破30萬噸,蔬菜種植面積及產量均位居全市首位、佔全省近五分之一,湟中已成為西寧市主城區蔬菜供應“大后方”。草莓全產業鏈產值超過1億元,向全國各地草莓種植戶供應優質草莓苗600萬株。脫毒草莓原原種和原種苗的繁育能力位居全國前列。玉拉草莓脫毒繁育中心連續兩年獲評全國優質生產基地。文旅產業逐步向全域旅游推進,擁有A級旅游景區11家﹔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5個、重點鎮1個。先后榮獲“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等榮譽稱號,已成為蘭西城市群重要節點城鎮和青藏黃金旅游線路的關鍵樞紐。清潔能源進一步優化了能源結構,累計完成138個行政村、88個企事業單位“煤改氣”“煤改電”治理工作,減少生活用煤量10.65萬噸,削減二氧化硫851噸、氮氧化物397噸、顆粒物3991噸,空氣優良天數比例提升至90%以上。成功入選全省唯一全國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為進一步拓寬清潔能源價值轉化路徑,奠定堅實基礎。

2024年湟中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0.3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7.2億元,增長0.2%﹔第二產業增加值156.6億元,增長7.8%,第三產業增加值66.5億元,增長-0.5%。實現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73元、增長6.1%,其中: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23元,增長7.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399元,增長4.2%。區屬投資增長2.9%。獲評全國“2023年度陽光校餐示范縣”、區供銷聯社獲評“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先進集體”。

今年一季度,一產增加值增長6.6%﹔區屬規上工業增加值下降7.4%,甘河園區下降3.6%,建筑業總產值增長91.1%﹔三產增加值增長2.5%。

(責編:劉沛然、甘海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