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啟動自然災害監測預警數據深度對接
挂圖作戰筑牢防汛減災“智慧防線”

7月10日,記者從青海省應急管理廳獲悉,為全面提升全省自然災害監測預警系統整體性能,充分釋放行業專業優勢與應急部門統籌效能,近日,青海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省應急廳牽頭組織氣象、水利、自然資源、住建、交通、通信管理、民政等部門,啟動自然災害監測預警數據深度對接專項行動。此次行動以“責任到崗、路線清晰、時限明確、挂圖作戰”為准則,著力構建全域覆蓋、多源融合、高效聯動的監測預警體系,為提升全省防汛減災和災害防范應對能力奠定堅實基礎。
此次數據對接聚焦提升全省自然災害監測預警系統的“感知精度、響應速度、研判准度”三大核心性能,通過整合有關行業部門數據,實現多維度信息“一網匯聚”,破解以往“信息孤島”“標准不一”的難題,推動各類監測預警數據從“分散存儲”向“集中賦能”轉變,讓系統的風險感知能力和預判能力更加全面精准。
此次數據對接充分釋放了“行業專業優勢”與“應急統籌優勢”。各行業部門在提供高質量、高時效監測數據的同時,進一步共享行業風險研判模型﹔應急部門則發揮統籌協調作用,搭建省級數據融合分析平台,對多源數據進行綜合研判,形成“行業預警—省級研判—聯動處置”的閉環機制,實現“專業數據支撐精准決策”的高效聯動。
同時,為確保對接工作落地見效,此次行動實行“挂圖作戰”,明確“三張清單”:責任清單,即各部門指定第一責任人和聯絡員,成立技術對接專班,確保數據對接責任層層壓實﹔路線清單,即劃分“數據採集—清洗標准化—接口開發—聯調測試—上線運行”五個階段,細化任務節點和協同流程﹔時限清單,即敲定數據標准統一和開發、聯調測試、省級平台實時匯聚與分析應用的完成時限,確保在主汛期關鍵節點前形成實戰能力。
此次數據對接是提升全省防汛減災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舉措,更是推動監測預警數據從“可用”向“好用”“管用”升級的重要路徑,將為高效防范應對汛期各類自然災害筑牢技術根基,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2025環青賽第四賽段愛沙尼亞車手奪冠
- 人民網祁連7月9日電 (馬可欣、況玉)7月9日,2025“中國工商銀行杯”第二十四屆環大美青海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第四賽段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鳴槍開賽,經過激烈角逐后,在海北州祁連縣決出勝負。 最終,來自愛沙尼亞快客車隊的拉亞斯·馬丁在終點沖刺大戰中奪得賽段冠軍,李寧之星車隊的謝爾比·亞歷山大獲得賽段第二名,意大利巴迪亞尼車隊的扎農塞洛·恩洛科獲得賽段第三名。…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