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首部家庭教育地方法規即將實施 增強“家校社”協同育人共識

人民網西寧5月28日電 (顧斐菲)5月28日,青海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召開新聞發布會,青海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雷霆對《青海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立法背景、過程、意義及主要內容進行詳細解讀。
作為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細化落實,《條例》歷經深入調研和多方論証,於3月27日經青海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全票通過,是青海省首部專門針對家庭教育的立法。《條例》重點聚焦家庭教育主體責任劃分、服務體系構建和特殊群體保障三大核心領域,創新建立家庭教育聯席會議制度,明確將家庭教育指導納入政府購買服務目錄。
《條例》共七章四十九條,涵蓋總則、家庭責任、政府支持、學校指導、社會協同、法律責任和附則。在立法過程中,青海省人大常委會廣泛征求各方意見,深入開展調研論証,確保法規內容既符合上位法精神,又具有地方特色和可操作性。
《條例》明確了“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家庭盡責、學校指導、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強調各方在家庭教育中的職責定位。縣級以上政府需建立家庭教育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相關工作,並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納入城鄉公共服務體系和政府購買服務目錄,提供財政保障。《條例》要求監護人以身作則,結合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開展科學教育,注重培養孩子的良好品德、行為習慣和身心健康。針對特殊群體,如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及離異家庭子女,《條例》也作出了專門規定,保障其接受家庭教育的權利。
此外,《條例》還對學校、社會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進行了明確。學校應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制度,開展相關培訓和活動﹔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家庭教育服務,形成“家校社”協同育人的良好格局。
青海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雷霆表示,《條例》的出台,對於提高全社會對家庭教育的重視程度,促進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下一步,青海將通過多種形式加強法規宣傳,確保《條例》落地見效,為家庭教育事業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綠茵盛宴點燃群眾激情
- 人民網西寧5月25日電 (記者張莉萍)5月24日,第二屆“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級聯賽第二輪比賽在西寧市體育場火爆打響!主場西寧雪豹隊迎戰玉樹牦牛隊。 本次城東區主場日堪稱一場多元文化與體育交融的“嘉年華”,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為賽事助力,場外還設置下南關街特色美食體驗區、非遺展示展銷區等,讓現場觀眾在視覺盛宴中感受競技運動帶來的激情與活力。…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