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發展新優勢 搏得產業“新”精彩

羊曲水電站。 黃河公司供圖
青海麗豪清能股份有限公司。 企業供圖
青海中控50MW塔式熔鹽儲能光熱電站俯瞰圖。 青海中控供圖
西寧阿特斯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企業供圖
西寧打造“雪豹之都”。青海日報記者 陸廣濤 供圖
三江源大數據中心 青海日報記者 賈泓 攝
農牧業增產豐收,糧食、油料、蔬菜產量分別達118.3萬噸、33萬噸、165萬噸,均創十年新高,牛羊出欄937萬頭(隻)﹔積極克服大宗商品價格大幅回落影響,全力扭轉工業下行勢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0.9%,鋼材、電解銅、多晶硅產量分別增長93.1%、47.5%、8.3%,鋰電產業集群連續兩年上榜全國“百強”……剛剛過去的2024年,青海經濟運行在多措並舉中回升向好,交上了“成績單”,呈現出“新”精彩。
2024年,青海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在融入服務全國大局中彰顯擔當,在搶抓戰略機遇中主動作為,在應對困難挑戰中砥礪前行,特色產業在轉型升級中集聚壯大,產業向綠而行、向新而進、向數而融,具有青海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步入快車道。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規劃謀篇之年,也是推進現代化新青海建設的重要一年,青海的發展面臨多重機遇。建設特色優勢現代化產業體系,青海集聚資源要素,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快產業“四地”建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塑造更多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提質增效 變資源優勢為發展優勢
2024年12月31日1時15分,隨著最后一台斷路器順利合閘,天合中核匯能青海海南100萬千瓦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中的80萬千瓦光伏項目建成並網。這不僅是該項目建設的關鍵節點,也是青海省2024年清潔能源新增1500萬千瓦的重大裡程碑。
充分挖掘“水豐、光富、風好、地廣”的資源稟賦,青海錨定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的目標要求,以能源安全新戰略為引領,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推動能源事業高質量發展。
正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積厚成勢,第一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全部建成投產,瑪爾擋、羊曲兩座百萬千瓦級水電站全容量並網發電,建成投運果洛330千伏第二回電源線路,提前投運丁字口、紅旗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全國電源規模最大、總投資最大、新能源佔比最高的柴達木沙漠基地格爾木東分基地獲批。電力總裝機突破7100萬千瓦,清潔能源、新能源裝機佔比分別達94.6%、70%,在全國率先實現新能源裝機和發電量佔比“雙主體”。
守正與創新相結合,在清潔能源領域上,青海真正實現了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全力促使清潔能源產業鏈朝著上下游兩端持續拓展延伸,光伏制造企業、儲能企業紛紛向青海聚集。
光伏制造行業中“小有名氣”的“光伏一條街”坐落於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川工業園區,主干道上匯集了10余家全國光伏制造龍頭企業,形成了光伏產業聚集和完整產業鏈。即使面對全球經濟增長動能偏弱、國內有效需求不足、晶硅產品價格大幅下降、企業經營壓力較大的嚴峻形勢,2024年,全省多晶硅產量依然增長8.3%。
“當前,我們正在經歷轉型陣痛。”省人大代表,西寧市委常委、副市長,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南海晏說,“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聚焦特色優勢產業,既全力鍛長板、補短板,有效放大優勢,又緊盯關鍵環節、細分領域,精准發力突破。西寧要立足青海省獨特資源稟賦和產業比較優勢,聚焦強鏈、延鏈、補鏈,加快構建以光伏制造、鋰電儲能、合金新材料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為骨干,以特色化工、生物醫藥和高原動植物資源精深加工2個500億產業集群為支撐,以10萬卡綠色算力產業集群為突破,努力構建具有西寧特色的3+2+1現代化產業體系。”
守正創新 產業融合激發新活力
2024年5月1日,一場精彩紛呈的民俗巡游嘉年華開啟了西寧市城北區豹街·西海路美食街(以下簡稱“豹街”)的首秀。這個以“豹”為名期待爆火的街區,“五一”小長假首日便“許願成功”——客流量達2.6萬人次,單日客流量環比增長225%,單小時客流量最高達0.6萬人次﹔營業額達81萬元,平均每個攤位營業額達0.4萬元,單日營業額環比增長1050%。
隨后的幾個月裡,“豹街”成為市民游客爭相打卡的特色街區。這個由啤酒燒烤、青海特色美食、文創產品三個板塊196個攤位組成的“豹街”,也成為城北區打造“農工文旅商貿”精品旅游街區的成功探索。正如政府工作報告中所說,西寧“豹街”、拉脊山觀日出、崗什卡登山和戶外徒步等火爆出圈,冰雪經濟、演藝經濟成為高原文旅新熱點,“絲路夢享號”國際化高品質旅游列車開通運營,旅游人數和收入均增長20%。
省人大代表、城北區委書記陳永欽說:“始終以文旅定義城市,全年游客達到558.2萬人次,同比增長62%﹔旅游總收入47.19億元,同比增長34%。積極發揮文旅‘一業興百業旺’的帶動效應,累計盤活閑置資產34.17萬平方米。一個有活力的城市才有持久的吸引力,我們將圍繞‘農體文旅商’融合發展,持續帶動激發高質量發展動力和活力。主動服務‘一芯一環多帶’發展格局,高質量推進全季全域全要素游,打造‘北區+’模式,形成以北區為起點的‘小環線’,變過境游為目的地游,帶動盤活閑置資產,進一步提升城市吸引力。”
推動產業“四地”互促共融。2024年,融合持續激發經濟活力,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而持久的動力。在一場場體育賽事中,在一條條特色街區上,青海做好“土特產”文章,促進多業態融合,充分展示高原特色,實現了產業的充分融合。
2025年,互促互融同樣是產業“四地”發展的關鍵詞。加快打造“五個1號”交旅融合生態景觀大道、建好工業旅游示范基地,推動“農體文旅商”融出新氣象、新成效……從政府工作報告中,我們看到了“融”的前景、“融”的作為,也期待“融”的更大成效。
高瞻遠矚 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
2024年12月17日,中國柴達木綠色微電網算力中心示范項目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啟動。該項目是全球首個規模化利用荒漠化土地和光伏能源進行“自發、自儲、自用、自保”的全清潔能源微電網算力中心,將綠電充分供應使用在算力服務上,實現“綠電”至“綠算”的轉化,實現“瓦特”向“比特”的轉化,項目建成后可承載萬卡算力集群,實現源網荷儲靈活調配和綠電保障,對青海省加快綠色算電協同發展、打造綠色算力產業基地具有重要示范意義。
與阿裡、百度、京東、金山、360、科大訊飛等頭部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國家電網青海省電力公司建成全國首個清潔能源和綠色算力調度中心,國家超算無錫中心青海大學分中心、中國聯通·阿裡雲萬卡綠色算力、中國電信·金山智算中心等一大批項目運行……依托綠電豐沛、氣候冷涼干燥潔淨等資源優勢,青海創新打造綠色算電產業協同發展新賽道,成為全國首個綠色算電協同試點省,綠色算力聚勢賦能。
省人大代表、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青海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胡波認為,青海立足資源稟賦推動清潔能源與算力發展深度融合,走出了算電協同的青海特色之路,打造了全國綠色算電協同的青海樣板,是青海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戰略選擇,也將為推動治理能力體系現代化、高質量可持續推進生態文明高地和產業“四地”建設注入更強大動能。
2024年,青海已建在建標准機架9.3萬個、實現翻倍增長,智算超算規模從年初的400P增加到8400P……隨著綠色算電協同后發優勢日益凸顯,青海在這場綠電與算電的“雙向奔赴”中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
從全力推進綠色算電協同一體化示范到深化“人工智能+”“數據要素×”行動,從實現標准機架和算力規模“雙翻番”、網絡升級“聯算成網”到打造高價值、可復制、能推廣的綠色算電協同示范場景和應用,從建立聯網調度、普惠易用、綠色安全的全省一體化綠色算力資源公共服務平台到豐富拓展智算、超算、大模型、數據標注中心、中試場等業態……政府工作報告裡的字字句句,都展現出這條新賽道的廣闊前景。
今日之青海,乘“數”而上、駕“雲”前行,邁進更加美好的未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2024年青海省體育工作交出亮眼“成績單”
- 人民網西寧1月17日電 (陳明菊)“‘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級聯賽得到國務院足球改革辦公室和中國足協充分肯定,成功入選全國第二批群眾‘三大球’精品賽事案例。‘青海省科學健身指導走基層活動(多巴站)’入選2024年全國全民健康典型案例……”1月17日,本網從2025年全省體育局長會議獲悉,一年來,青海省體育局錨定“2425”目標任務,科學備戰、全力參賽,頑強拼搏、奮勇爭先,青海體育健兒取得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交出亮眼“成績單”。…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