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攜手海東、蘭州打造“一小時”人才交流圈

在青藏高原的東北部,黃河蜿蜒流淌,滋養著這片土地,也孕育了蘭州、西寧、海東三座城市的深厚淵源。隨著蘭西城市群建設的加速推進,這三座城市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攜手編織著人才交流的新篇章,共同書寫著區域協同發展的新故事。
12月27日,受西寧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邀請,蘭州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市政府副市長段廷智、海東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市委組織部部長張琰率領兩市人社、教育、衛健、文旅、開發區等部門相關負責同志到西寧考察調研,通過人才交流,促進資源的高效配置,實現人才效益的最大化,共商打造“一小時”人才“朋友圈”合作事宜。
國務院印發的《蘭州—西寧城市群發展規劃》,推動形成了蘭西城市群協同發展大格局。甘肅、青海兩省簽訂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進一步提升區域發展能級。蘭州、西寧、海東作為蘭西城市群的軸心城市,協調發展體制機制不斷健全,經濟發展活力和人口集聚能力顯著增強,協同發展格局已初見成效。而人才工作,成為推動蘭西城市群協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才工作怎麼干?西寧市、海東市、蘭州市都有自己的“人才經”。近年來,西寧市聚力打造“鳳棲夏都 聚寧圓夢”人才工作品牌,人才金字招牌更加閃亮、人才成長生態更加優越﹔海東市聚焦人才引育留用關鍵環節精准發力,創新舉辦“海東籍在外專家人才故鄉行”活動,邀請海東籍在外專家人才看家鄉變化、獻良計良策、謀未來發展﹔蘭州市研究出台《關於深入實施強省會行動加快推進新時代人才強市建設的若干政策》,為各類人才在蘭干事創業提供全鏈條全周期支持。
“好做法、新舉措,值得蘭州市深入學習、認真借鑒。”蘭州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市政府副市長段廷智表示,蘭州、西寧、海東三市地緣相接、人緣相親、歷史淵源深厚,交往半徑相宜,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礎,推動三市人才交流合作走深走實,應該堅持共享資源信息、共建平台載體、共破機制障礙。
“事業發展離不開人才這個‘第一資源’,人才交流合作是推動蘭西城市群建設的應有之義,在我們三市共同努力下,已經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有益嘗試。”西寧市委人才辦負責人白美亮以近期西寧市“校園引才”工作為例,在蘭州市委組織部的大力支持下,在西北師范大學、甘肅中醫藥大學、甘肅農業大學建立了“招才引智工作站”,擴大了人才“朋友圈”。
“兩個省會城市的經驗成績時刻督促引導著海東,我們渴求人才交流合作,急需蘭州西寧優質的人才智力資源。”海東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市委組織部部長張琰表示,希望這次人才一體化建設工作的啟動部署,為三地的“友誼之火”再次“添柴加薪”。
蘭西城市群建設工作推進以來,進“群”謀合作,入“群”談發展,已經成了區域人才發展的主流趨勢。為建立共享共用的人才“一體化”合作交流機制,進一步深化人才交流協作,推動區域人才工作協同發展,西寧市委組織部、蘭州市委組織部、海東市委組織部共同簽訂了《人才交流合作框架協議》。“這對海東來說,既是大事、更是喜事,標志著三地在深化人才共建共享方面取得了新進展,在提升區域人才競爭力方面邁出了新步伐。”張琰說。
蘭西城市群的人才交流合作是推動區域協同發展的重要舉措,下一步,三地將建立更加完善的人才信息共享機制、搭建更加便捷的人才交流平台、開展更加豐富的人才交流活動,激發區域內人才的創新活力,推動蘭西城市群的高質量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