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晏:打好“三張牌” 生態“蝶變”煥新顏

近年來,海晏縣牢固樹立“生態第一品牌”理念,堅決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補齊短板、加固底板、強化薄板,著力打好“修復、治理、鞏固”三張牌,厚植綠色發展底色,縱深推進生態環境治理常態化、長效化,生態環境更加優美、綜合治理更加科學、生態建設更加和諧。
打好“修復牌”,生態屏障“體系化”構建。祁連山南麓海晏片區歷史遺留的1150畝礦坑全部恢復治理。投資8300萬元全面推進天然林保護、防沙治沙、鼠虫害防治、草原修復等十余項重點生態修復工程。深入開展國土綠化3年行動,高標准景觀綠化33.6萬株,工程固沙配套人工造林2.75萬畝、義務植樹4.9萬株﹔投資1700萬元實施北山旅游公路、同寶上行站公路、臥佛山片區等3條公路沿線圖斑治理,“好路邊上一片疤”得到有效治理。草原綜合植被覆蓋率達72.68%,森林覆蓋率達11.72%,沙化面積減少到92.6萬畝,濕地資源穩定在35.1萬畝。全縣3大水系總體水質保持穩定,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及以上。
打好“治理牌”,生態建設“縱深型”推進。投資8500萬元實施污水處理廠尾水深度淨化、西海鎮垃圾填埋場二期、海北州重點城鎮排水設施完善工程等重點環保項目,重點小集鎮實現污水處理系統全覆蓋。在全省率先開展生活垃圾異地焚燒工作,工作經驗得到省委、省政府認可推廣。實施草原鼠害3年攻堅行動,形成“第一年國家項目覆蓋滅鼠、第二年縣財政自籌資金鞏固滅鼠、第三年群眾自籌掃尾滅鼠”的海晏模式,3年來累計滅鼠299萬畝。完成湟水河流域117個排污口治理,整治184處草原私搭亂建問題,排查草原無序流轉879戶,規范草原流轉43萬畝,騰退公共牧道253.5公裡、實施禁牧208.6萬畝、草畜平衡239.7萬畝。
打好“鞏固牌”,生態保護“長效化”提升。圍繞青海湖國家公園建設,合並6個執法部門,挂牌成立綜合行政執法局,形成協調聯動的執法體系。率先在全省推行“五員合一”生態管治改革,得到省州認可並在全省、全州推廣。系統做好天然林保護,草原、濕地、沙區等管護工作,實現基本草原“一張圖”管理。完善林草長、河湖長、田長制,建立縣級領導生態督查、草原無序流轉監管、生態環境執法抽查等保護機制,11項生態文明考核指標壓實責任,強化事前事中事后閉環管理,形成常態化、聯動式的環境問題排查整治機制。高度重視能耗雙控及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4家“兩高”企業依法依規關停,實現有序轉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