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本網專稿

兩市六州話文旅

一路向西一路景

人民網記者 楊啟紅
2024年12月12日13:41 |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小字號

“萬山之祖”昆侖山在這裡綿延不絕﹔“天空之鏡”茶卡鹽湖天光雲影共徘徊﹔“大地之眼”艾肯泉在這裡涌動不息﹔“地球上最不像地球”的地方——冷湖充滿神秘色彩﹔黑獨山水墨丹青荒涼壯美……這裡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是祖國聚寶盆、神奇柴達木。

豐富多樣、獨具特色、各美其美的文旅資源彰顯著海西大地的無窮魅力,極大地滿足了人們對“詩與遠方”的想象和憧憬,為進一步挖掘冬春季文旅資源和市場,前不久,海西州啟動了冬春季文化旅游體育惠民活動。

海西擁有豐富的鹽湖資源。人民網記者 楊啟紅攝

冰雪主題活動、民俗文化體驗、溫泉養生之旅、天文觀測之旅、冬季攝影大賽、激情穿越之旅、特色美食匯七大系列50余項具有海西特色的精彩活動將陸續展開。

“海西擁有獨特的自然風光、豐富的歷史文化和多樣的生態資源,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對冬春季文化旅游產品市場開發、推廣及引導力度,促進海西冬春文旅品牌營銷,堅持以四季帶動旺季、旺季支撐四季,持續做熱海西冬春季文化旅游體育市場。”海西州文體旅游廣電局副局長李玉芳介紹。

冬春季冰雪旅游活動的推出,是海西突破文旅市場“夏日限定”的進一步探索。如何從“夏日限定”到“四季常青”,任重道遠。

廣袤的海西大地是野生動物的樂土。浩爾娃攝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以來,海西州在積極“走出去”,到江蘇、浙江等地推介文旅品牌的同時,與周邊省區、兄弟市州等謀求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的合作,為文旅發展提質增效蓄勢賦能。

2024年6月中旬,第二屆青甘新蒙“四省十二城”區域文化旅游聯盟大會在德令哈市舉行。來自青甘新蒙四省十二座城市的代表齊聚一堂,共商區域文化旅游發展大計。

“我們秉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共同推進區域文化旅游聯盟發展,主動融入西北文旅大環線,加強區域聯動,協同催生文旅產業迭代升級,攜手開辟文旅融合發展廣闊路徑。”海西州委副書記、州長喬亞群表示,展望未來,我們堅信“四省十二城”高效互聯、精誠協作,必將在這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開幕式上,“四省十二城”推介了各自的特色文旅資源,各地在重點景區、旅行社、星級酒店合作以及文物保護利用開發方面,簽訂合作協議28項。

都蘭香日德河似“大地血脈”。浩爾娃攝

11月中旬,海西州、西寧市文旅合作共建暨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在西寧市召開。雙方就強化“一芯一環多帶”市州聯動,充分發揮東西部協作機制支撐作用,助力兩地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等方面進行了探討,共同簽署了《西寧市、海西州文旅合作共建暨高質量發展備忘錄》。

雙方表示,下一步,將重點在構建“一芯一環多帶”文旅發展格局、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推動全省旅游業高質量發展上“同題共答”“同頻共振”“同行共進”,努力創建區域旅游緊密合作新樣本。

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0月,進入海西州的游客量達1976.3萬人次,同比增長23.7%,實現旅游收入103.12億元,同比增長24.4%。

黑獨山。冶斌攝

今年以來,海西州相繼實施文旅項目200余個,完成投資27.78億元,建成一批以察爾汗鹽湖、大柴旦翡翠湖、紅崖火星地貌景區為代表的景區景點,全州A級景區總量達到19家。積極融入青甘旅游環線,打造雅丹穿越、火星探險等15條精品旅游線路,建成自駕車(房車)營地17家,實現跨區域生態旅游資源線性聯動和組合發展。健全全州游客集散體系,實施景區服務提升工程,加大交通沿線服務設施建設力度,建成了一批停車場、休閑街區,優化了網絡基站、旅游廁所等設施。隨著格敦鐵路、格庫鐵路建成通車,復興號動車組開通以及一系列旅游公路項目的實施,有效提升“快進”的通景能力。

海西州都蘭縣博物館館藏的鎏金鳳鳥。人民網記者 楊啟紅攝

與此同時,相繼在北京、浙江、重慶等地開展文旅專題推介會50余場,成功簽約台吉乃爾文旅野奢小鎮、關角山隧道紅色旅游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北緯36度房車營地等12個文化旅游招商項目,簽約資金16.6億元,簽訂各類戰略合作協議30項。海西首次成為浙江職工療休養目的地,文旅資源入駐杭州地鐵並走進高校。在機場、火車站、交通沿線等累計投放宣傳牌100余塊,全面擦亮祖國聚寶盆、神奇柴達木文旅品牌。

此外,海西在文旅融合的基礎之上,充分整合生態旅游資源、特色農業產業,堅持以農帶旅、以旅興農、農旅融合,探索以核心景區為點,以枸杞龍頭企業為線,枸杞系列產品為面的模式,積極與青海省旅游協會、州域內各文旅投公司、各A級景區對接,推進“枸杞產業+旅游”融合發展,積極打造以枸杞產業為主的A級旅游景區。舉辦柴達木文化旅游節、農牧民豐收節及枸杞採摘節等系列活動,精心規劃了4條鄉村旅游精品線路,讓游客盡享枸杞打卡體驗、游特色鄉村旅游路線,引領鄉村旅游體驗之旅。

(責編:楊啟紅、張莉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