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千氣象看青海:風吹曠野稅護無垠
駕車駛入高原的縱深,看到的是山隨平野盡的遼闊,是雲生結海樓的奇絕,更有山山成關、水天相映、瀚海余暉的蒼茫雄渾……今年“十一黃金周”青海累計接待游客288.2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7.6億元,同比增長26.8%和29.3%。青海,正在以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為目標,邂逅美的不同體驗。
國家稅務總局青海省稅務局主動融入全省“一芯一環多帶”生態旅游格局,聚焦文旅行業需求,深入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精准落實稅費優惠政策,為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和推動青海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添彩。
“一芯”:最是橙黃橘綠時,看城市多彩
青海這片“曠野”上,城市猶如一個支點,為前來的旅客補給出發的動力,提供歸來的休憩。今年,西寧市打造“雪豹之都”名片,許許多多游客探秘“雪豹”,“解碼”高原古城西寧的獨特魅力,青海省稅務部門大力服務省會城市旅游服務要素建設,助力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建設。
在西寧野生動物園天音文創館,各種形態的雪豹躍然眼前,代言豹“寧萌”玩偶、帆布包等文創產品紛紛亮相。國慶假期,西寧市野生動物園成為火爆游玩地,園內的雪豹周邊產品也隨之廣受游客青睞。
主管稅務機關城西區稅務局主動上門問需服務,為園區財務人員詳細講解相關稅費優惠政策、輔導申報操作流程,根據動物園客流量動態研判分析用票量,提前配足發票,切實保障了企業發展所需,幫助企業成功應對了節假日客流量激增帶來的發票需求問題。
“2023年至今我們園享受各類稅費減免共計10.61萬元,這讓我們更有信心進行設施升級、文創設計、動物引進和活動策劃,以提升游客體驗和吸引力。”園區財務負責人楊貴財談道。
文創展現地域特色,博物館、文化館則詮釋青藏高原上的精神內涵。“博物館、文化館就像一座城市的窗口,是必須打卡的地方。”上海游客管雅麗落地西寧后,第一站就選擇了青海省博物館和青海省文化館。
針對文化館、博物館等非營利性文化機構,西寧市稅務部門不斷優化納稅服務,通過簡化辦稅流程、推廣電子稅務局等線上服務平台,推送稅收優惠政策,解答辦稅過程中的疑問,為文化館、博物館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辦稅體驗。2023年至今,青海省博物館減免稅額4.26萬元﹔青海省文化館減免稅額12.32萬元。
與西寧相鄰的海東市也是不少人來到青海的第一站。國慶期間,海東市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舉行升國旗、唱紅歌、品民俗、鑒非遺、嘗美食等豐富多彩的文旅產品供給,以“大游量”帶來“大流量”。海東市稅務部門聚焦轄區內旅游、文化、餐飲等行業發展需求,“線上線下”同步發力,在“稅企微信群”主動問需解難,為其提供個性化的稅收解決方案﹔同步上門進行稅法宣傳和納稅人專題培訓活動,增強經營主體對稅收優惠政策的了解,確保政策紅利直達快享,為地方經濟釋放活力插上翅膀。
“一環”:驛站即是停靠處,賞湖色青綠
“西北環線”是多年來的經典旅游路線,沿環湖公路可達海北原子城、金銀灘旅游區,向西途經鹽湖、翡翠湖等直達甘肅或新疆。在青海湖國家公園建設框架下,青海積極發揮省內沿湖風景區優勢,打造優質景區,建設以青海湖為中心構建環湖精品生態大旅游圈。
景區“賞”景也“護”景,連接著人與自然,成為西北廣袤大地上的“驛站”。作為“西行路”上的“老網紅”,茶卡鹽湖與察爾汗鹽湖景區也在解鎖“新玩法”。海西州格爾木市始終以“鹽湖+旅游”模式推動鹽湖綜合開發利用,加快鹽湖城文化創意產業園建設。格爾木市稅務局主動深入景區項目現場,了解企業的實際需求和困難,建立“輔導上門+迅即辦理+持續跟蹤”服務機制,輔導企業開展增值稅留抵退稅工作,優化退稅流程,2023年至今,為鹽湖旅游公司累計退稅1138.42萬元。
“稅收支持政策為我們項目推進保駕護航,退稅資金我們將投資到產業園的建設中去,打造更加優質的鹽湖游玩項目。”格爾木文化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鄧清峰談道。
鹽湖“色卡”上的“藍”與“綠”似寶石點綴著蒼茫環線。大柴旦翡翠湖與茫崖翡翠湖因所含礦物質濃度的不同,鹽床與鹽花輝映調色成碧綠煥彩的翡翠田園,因此得名翡翠湖。近年來,翡翠湖景區在當地政府的管理下不斷挖掘亮點,突出特色,修建環湖公路、觀光旅游鐵路,開發鹽雕、特色紀念品和手工藝品等文創產品,帶動景區發展。
海西州稅務部門深化協同共治,主動與當地政府溝通聯系,實地調研走訪了解情況,落實“未訴先辦”工作機制,第一時間與納稅人交流並收集訴求,做到精准引導施策,建立“實地調研+專項輔導+持續跟蹤”的服務機制,解決企業以及游客的涉稅問題,全面落實旅游行業相關稅收優惠政策。
“景區無論是在建設還是運營過程中都有一定的稅收減免優惠,不僅能夠提振企業發展信心,更能輻射帶動周邊運輸、餐飲、銷售、住宿等行業的發展,並為周邊村社的村民提供了多元化的就業機會。”海西州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員袁泉表示。
“多帶”:沿途均為風景道,品人文多姿
沿著扎碾公路、315國道乘車而行,一路風光旖旎。如果用遼闊壯麗來形容青海這片土地,那麼盤桓的“路”,就成為土地的血脈。
“建設自然人文為主的生態旅游風景道”是《青海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行動方案》中確定的一項重點行動。為助力打通省際區域“大通道”,持續完善干線路網“大循環”,青海省稅務部門主動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企業聯系溝通,從項目的籌備、施工建設等環節全程跟進,重點對項目建設過程中涉及的跨區域涉稅事項報驗、增值稅跨地區預繳、所得稅匯總繳納等問題進行全面輔導,幫助企業理解政策、享受政策,精准快享政策紅利,助力交通業快速發展。
四川路橋集團公路三分公司主要承建扎碾公路所有橋隧工程,是跨區域企業之一,項目辦負責人介紹道:“我們公司注冊地在四川,但一些涉稅事項需要在西寧辦理,稅務部門定期會和我們溝通需要辦理的事項,提前告知需要准備的資料,還會開設綠色通道,確保業務辦理足夠通暢,不影響項目進程,服務很是走心。”
路連著景,景滋養人文。近年來,全省規劃全景祁連旅游風景道、“神奇天路”生態旅游風景道、環玉樹生態旅游風景道等一批生態旅游風景道項目,以綠色為底的生態游因為沿途的人文推廣而成為興業富民“產業道”、燦爛多彩“文化道”。
在海北州原子城紀念館紅色旅游景區,游客們一遍遍為“兩彈一星”精神所感動。青海金銀灘旅游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主要以原子城紀念館紅色旅游景區為載體,為游客們提供優質的“紅色游”體驗。2023年—2024年6月,該企業享受各類減免稅費共計金額10.06萬元。
“海北州稅務部門為我們企業提供全流程全周期式服務,幫助我們充分享受政策紅利,切實為我們企業發展減輕了負擔,為我們做強紅色旅游項目注入了‘強心劑’。”青海金銀灘旅游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法定代表人陳強說道。
多彩人文帶來精神感染,也帶來民俗體驗。風景道直達玉樹市區,這個以“唐蕃古道歷史重鎮、三江源頭中心城市、康巴文化匯聚富地”為標簽的城市給人以藏族文化的獨特體驗。
在玉樹州諾布嶺民族服飾有限公司,精美的藏族服飾讓人目不暇接……玉樹州稅務部門緊盯當地特色產業,主動上門為企業輔導優惠政策內容、幫助企業納稅申報,確保企業懂政策、會操作,通過護航民族特色產業發展,助力當地旅游吸引力和經濟活力有效提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