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原創稿件

青海海東:打造河湟文化旅游新高地

況玉
2024年12月04日09:35 |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小字號

素有“青藏門戶·青藏首站”美譽的青海省海東市,地處青海湖以東,位於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交界地帶,是黃河流域河湟文化的發祥地、核心區和承載區之一。近年來,海東市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積極推進文旅融合,全力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取得了顯著成效。

海東市,一個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的地方。柳灣彩陶,被譽為“彩陶王國”,其精美的陶器訴說著遠古的故事﹔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讓游客沉浸於濃郁的地方風情﹔撒拉爾故裡民俗文化園,古朴的韻味讓人流連忘返﹔水韻群科,展現了黃河沿岸的獨特風貌﹔國家5A級景區互助土族故土園,讓人領略土族文化的獨特魅力﹔而油嘴灣花海,這片曾經的荒山荒坡,如今已蛻變成鄉村旅游的網紅打卡地,山花爛漫,美不勝收。

2024青海絲路花兒藝術節。海東市文旅局供圖

2024青海絲路花兒藝術節。海東市文旅局供圖

作為河湟文化的發源地,海東市的歷史文化悠久,人文資源富集。黃河、湟水河與大通河在此匯聚,形成了“河湟谷地”的壯麗景觀。近年來,海東市將旅游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深度挖掘“旅游+鄉村振興”的新模式,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生,加強配套設施建設,提升接待能力,加大市場營銷力度,鄉村旅游煥發出勃勃生機。

喇家遺址博物館。海東市文旅局供圖

喇家遺址博物館。海東市文旅局供圖

互助油嘴灣生態文化景區的成功轉型,是海東市鄉村旅游發展的一個縮影。海東市互助油嘴灣生態文化景區位於互助土族自治縣麻吉村,無法想象的是,這片佔地1200畝的鄉村旅游網紅打卡地曾是一片荒山荒坡和撂荒的耕地。如今,油嘴灣盤活了龍王山腳下昔日名不見經傳的小村庄,成為全省鄉村旅游浪潮的后起之秀。2023年5月起,景區實行門票、停車費“雙免”,打造沉浸式微演藝、篝火晚會、燈光秀等為一體的夜游活動,《可汗巡游》《公主和親》《媒婆說媒》等節目備受游客喜愛,夜間接待游客累計20余萬人次,綜合收益近300萬元,成為鄉村旅游“夜經濟”典范。

平安驛。海東市文旅局供圖

平安驛。海東市文旅局供圖

在文旅融合方面,海東市更是不斷創新,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多方位、多角度推介文旅資源和產品,打造了一批知名品牌。青海絲路花兒藝術節的成功舉辦,不僅搭建了沿黃9省區文旅交流的平台,更讓文旅活動季季有亮點、月月有主題。同時,“青海年·最海東”春節群眾文化品牌活動,也傳承了傳統文化,注重創新,真正做到了樂民惠民。

此外,海東市還借助體育賽事,推動了“農體文旅商”五業的深度融合。2024年的“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級聯賽,在海東市的多個縣區舉辦,不僅點燃了旅游熱情,更借助賽事平台,展示了各縣區的旅游資源與特色產品。聯賽現場的特色農畜產品展銷、文旅產品展示、文藝節目展演以及線上線下宣傳推廣活動,共同推動了海東市經濟的發展。

化隆拉面。海東市文旅局供圖

化隆拉面。海東市文旅局供圖

海東市以賽事為媒介,開展了“跟著賽事游海東”活動,設計了多條“賽事+旅游”的精品線路,形成了生態旅游精品線路網。這些線路不僅吸引了游客前來體驗自然風光與田園生活,更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實現了文旅融合的新突破。

文旅融合,不僅承載著山水間的文脈,更蘊含著對未來的希冀。在海東市,黃河文化、河湟文化等在這裡交相輝映,喇家遺址、柳灣彩陶等遠古文化遺跡遍布全市,彰顯出海東市豐富多彩的文化資源。文旅融合既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有效路徑,也是“詩與遠方”的有機結合。

(責編:楊啟紅、張莉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