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旗輝映新征程 實干篤行在一線
在瞭望塔上與“草原上的大熊貓”對話
在青海湖北岸,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哈爾蓋鎮的廣袤草原上,一段關於生命守護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正悄然上演。盛夏時節,陽光洒滿哈爾蓋草原,兩隻幼小的普氏原羚蜷縮在科普研學基地的一角,顯得格外脆弱而引人憐愛。
“你們看,這些小家伙多可憐。”哈爾蓋普氏原羚科普研學基地飼養員童志剛的聲音裡滿是心疼,“應該是被流浪狗或其他野生動物攻擊后和媽媽走散了,不過,現在它們有我們了。”
被救助的小普氏原羚。人民網 況玉攝
“那隻雄性普氏原羚出生十天左右,雌性的出生一星期左右,都還很小。”童志剛指著兩隻小家伙說,“目前我們跟保護站簽了寄養協議,人工喂養一年后放歸。”
根據與保護站簽訂的寄養協議,童志剛和他的同事們將承擔起照顧這兩隻小家伙的重任,確保它們能夠茁壯成長。“現在需要一天喂四次奶,大一點了就可以喂草和飼料了。”
兩隻小家伙的故事,是無數救助生命的縮影,也是人類保護野生動物、維護生態平衡的堅定誓言。
普氏原羚屬於世界瀕危物種,由於數量稀少,被稱為“奔跑在草原上的大熊貓”,曾廣泛分布於內蒙古、寧夏、甘肅及青海。由於人類活動影響及棲息地惡化,目前普氏原羚隻分布於青海省環青海湖地區,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也是青海湖獨有的珍稀有蹄類動物和旗艦物種。
哈爾蓋草原上的普氏原羚。人民網 況玉攝
哈爾蓋草原,地勢平坦,視野開闊,是普氏原羚理想的,也是最大的種群棲息地。為了讓普氏原羚自由地生活在這片草原上,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剛察縣政府等多方合力修建了人工通道、飲水池,以及在315國道兩側設立醒目的標識牌等舉措,保護公路兩側的普氏原羚。
普氏原羚救護監測及防火瞭望塔。人民網 況玉攝
同時,為加強青海湖生物多樣性保護、促進普氏原羚野外種群恢復,開展好普氏原羚野外救護、保護監測、科普宣教工作,2021年建成了青海湖哈爾蓋保護站救護站點、兩座普氏原羚救護監測及防火瞭望塔等系列救護設施。首個集普氏原羚救護、科研、監測、社區宣教為一體的普氏原羚救護監測中心也在青海湖北岸拔地而起。
游客通過瞭望塔看普氏原羚。人民網 況玉攝
從最初的零散保護,到現在的一體化保護,如今的環青海湖地區,成了普氏原羚名副其實的生活家園、心靈家園。
如今,哈爾蓋普氏原羚科普研學基地成為大眾開展研學、科普教育的生態“窗口”,他們在這裡通過瞭望塔觀察普氏原羚,通過救助故事了解保護工作的艱辛與成就。通過研學、科普宣教活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野生動物保護,生態環保的理念在更多人的心中生根發芽。
“普氏原羚是一種戀家的動物,活動區域相對固定,從這幾年哈爾蓋一帶的監測數據分析,普氏原羚數量穩中有增,說明哈爾蓋一帶的普氏原羚棲息地得到了較好保護。”哈爾蓋鎮副鎮長才旦說。
從哈爾蓋草原上看全省普氏原羚保護“圖鑒”,種群數量從20世紀90年代300多隻恢復至3400余隻。種群數量的穩步回升不僅是對保護工作的最好証明,也是青海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生動體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