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青海要聞

青海海晏:助推企業發展 點燃縣域“強引擎”

宋翠茹 杜才讓東主
2024年07月31日09:20 | 來源:青海日報
小字號

  海晏縣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基地。

  海晏縣的藏羊羔羊。

  加熱機頭。

  調整參數。

  三頂帳篷輕奢露營基地。

  海北清湖源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牦牛肉干加工車間。

  三頂帳篷輕奢露營基地。

  7月10日,記者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採訪時看到,一個個重點項目正在加快建設中,一幢幢現代化廠房已拔地而起,一畝畝高標准農田也是一派繁忙的耕作景象……企業車間、田間地頭處處展現出靚麗新姿,縣域經濟正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

  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基礎,企業及產業項目高質量發展尤為重要。今年以來,海晏縣充分發揮項目投資拉動經濟增長作用,持續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有力有效推動經濟穩進提質。僅上半年,全縣新建項目共46項,總投資16.86億元。海晏縣全速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再上新台階。

  助民企成長

  夯實縣域經濟基礎

  別小看一根塑料管道,在生產生活中,它的用途十分廣泛,可用於市政給排水、供熱、燃氣,還可以用於水利調水、農田灌溉……一根小小的塑料管道,在城市發展、經濟建設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走進位於海晏縣的泓澤新材料科技(青海)有限公司,2000多平方米的車間裡,工人寥寥無幾,一台台全自動智能化生產設備正快速運轉著。經過自動拌料、擠出塑化、冷卻定型、自動切割、質量檢驗、噴碼包裝等多道工序之后,一根根帶著熱度的HDPE給水管,雙壁波紋管道從這裡走下生產線,走向廣闊的市場。

  “這裡是我們公司的一期工程,車間引進購買的是國際先進生產設備,從生產到包裝,實現了自動化生產。這4條生產線可通過自動調節參數,實現對管材厚度、質量的精確控制,具有精度高、效率高、穩定性高的特點。這台機器一天可以加工生產7噸左右的排水管。”公司辦公室主任楊新利指著一期項目新建生產線說。

  泓澤新材料公司是2022年由海晏縣政府招商引資的企業,是一家專注於數字化智能制造HDPE給排水管道及進出口加工、流通一體化,且持有核心技術管道集成的創新型民營企業。

  “今年生產基地一期項目也已經建成,目前已經接到了一單2000萬元的訂單。我們公司緊跟青海的各項政策內容,產品搭乘中歐班列,依托新疆霍爾果斯陸路口岸、廣西‘欽州港’等多渠道貿易口徑,銷往中亞五國、東南亞、中東及俄羅斯等其他國家。”楊新利介紹,從項目籌建至今公司累計投入4000多萬元,現新建了HDPE雙壁波紋管道生產線及HDPE給排水管道生產線,生產能力在全省處於領先地位。

  近年來,海晏縣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力支持發展民營經濟,鼓勵優秀企業做大做強。從消費端發力,拓展在旅游服務、“訂制菜”等新型半熟性農畜產品的市場推介力度,立足海晏特色農產品資源與品質優勢,促進一二三產聯動融合,助力海晏農牧業高質量發展。同時,全縣深化與山東援建縣區企業的洽談對接。如山東笨雞小跑餐飲服務有限公司和青海庫庫諾爾食品有限公司,於2023年在海晏縣聯合創辦了海北藏羊食品有限公司。公司以海晏藏羊初加工和羊肉食品研發加工為核心業務,充分利用笨雞小跑的供應鏈和現有餐廳流通銷售,並規劃布局以海晏藏羊為主要產品的連鎖餐飲品牌,同時有效整合前端的畜牧養殖,讓生態有機的海晏藏羊產品走出青海,走向全國。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由於市場形勢和消費者習慣發生改變,訂制菜為該公司發展帶來更多機遇。

  “我們堅持好食材要做成好產品的初心,加之從事餐飲業多年積累的強大的廚師和研發團隊讓我們在海晏藏羊產品研發方面更具有市場生命力。我們是以最先進的技術和加工設備,對產品實現精細化分解加工,讓產品盡可能保持海晏藏羊的健康本色,讓其發揮出最大的市場價值,從而令消費者滿意。”該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打通海晏藏羊的養殖,加工和流通環節,提升產品價值,讓其賣得更多更好,進而反哺海晏藏羊養殖業的發展,海北藏羊公司蓄勢待發。“現在,我們的設備已全部到位,檢查正常、人員到崗就緒、消毒防范到位、隨時准備開機生產。”面對美好前景,海北藏羊公司的負責人信心滿滿。

  育特色產業

  增強縣域經濟動能

  如今,海晏縣圍繞藏羊、牦牛、青稞、油菜、飼草等五大特色優勢產業,以農牧業增效、農牧民增收為目標,積極培育農畜產品流通主體,助力農畜產品持續輸出。

  走進海晏縣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基地18號棚時,棚裡的數百隻白藏羊正悠然地進食。它們的耳朵上都挂有一個黃色的標牌,這是白藏羊的“身份証”,記錄了它們從出生到出欄的全部信息。

  海晏縣畜牧獸醫站站長楊有武說:“我們從今年4月份開始陸續從全縣284群高原型藏羊核心群中篩選了1.2萬隻藏羊羔羊,在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基地進行托管養殖。現在,這些白藏羊已經入住這裡50多天了,平均月齡在5個月左右。”

  楊有武給記者算了一筆雙贏的經濟賬,托管的藏羊羔羊以14公斤為底數,14公斤的藏羊羔羊定價525元,在此基礎上每增加一公斤體重提高25元,以此順推,每隻羊收托價格比市場價高出100元至150元左右,通過基地科學的高效養殖90天至120天出欄,出欄后的利潤再次以60%返還養殖戶,進一步增加收入。

  目前,海晏縣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基地已建成31棟羊舍、2棟草料棚、4座青貯池,並配備有各類機械設備。

  為進一步提高海晏品牌的認知度和影響力,海晏持續加大縣域龍頭企業品牌扶持,以市場為導向,結合群眾種植養殖需求進行良種引進,科學種植、科學養殖。一方面大力推廣“娟姍牛”和“環湖藏羊”等優良品種,另一方面著眼質量興農、品牌強農,積極推介“青海湖羔羊、金銀灘羔羊和夏華小牦牛”等綠色優質品牌。不僅如此,海晏縣還以“青海高原興農足球超級聯賽”為契機,發布海晏美食圖譜、推薦鄉村休閑旅游精品路線,將鄉村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著力培育休閑農牧業、鄉村旅游、特色民宿等新產業新業態,走綠色發展、綠色興業、綠色富民之路,帶動群眾就業增收。

  強產業鏈條

  激發縣域經濟活力

  走進遠離城市喧囂的海晏縣金銀灘草原三頂帳篷輕奢露營基地,因光影作用而形成的變幻色彩讓天地之間散發出一份天然的美感,靜謐和舒適感隨之而來……

  “游客夜晚躺在床上就能看星星,晴天還能拍到銀河,清晨伴著鳥鳴醒來,十分愜意。”該露營基地的副總經理南木金措不經意間的一句話讓這裡更多了一份讓人向往的詩意。

  據南木金措介紹,今年4月下旬三頂帳篷輕奢露營基地正式運營,該基地有20頂住宿帳篷,10頂餐飲帳篷和一個大型接待廳,可以為400多人提供就餐服務,50位左右游客住宿。截至目前,累計接待游客93000余人,營業額突破100000元,該基地不僅為游客提供帳篷租賃、野外燒烤、自助娛樂場地,而且設有圍爐火鍋、騎馬等項目。

  近年來,海晏縣對致富能力強、為海晏縣發展貢獻大,能夠實現優質優價的企業及村集體加大監管扶持力度,努力培育形成“政府監管+龍頭企業+聯合社+農牧戶”的合作經營模式。

  走進海北清湖源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牦牛肉干加工車間,濃郁的牦牛肉香味扑面而來,清洗、加工、消毒、包裝……工人正在各自的崗位上加緊生產。經過道道工序,一袋袋牦牛肉干“新鮮出爐”。

  “顧客吃到的牦牛肉干是純手工做出來的。現在,我們正在加急生產一批1噸的訂單,產品銷量挺不錯的。”海北清湖源公司的生產負責人李小龍說。

  2019年以來,海晏縣相關部門不斷幫助村集體探索致富門路,通過走訪調研、征求意見、咨詢論証,依托項目資金,逐步幫助達玉五谷村發展牦牛肉干產業。目前,海北清湖源公司採取“公司+鄉村振興+村集體經濟”的運營模式,擴大生產范圍,產品不僅包括風干牦牛肉、牦牛肉手撕、牦牛蹄筋、羊蹄等多種類,而且加工后的產品遠銷到了陝西、甘肅、福建等多地區。

  據李小龍介紹,2023年企業銷售額達到了1800多萬元。今年又新增一條“牦牛肉醬”生產線。通過村集體經濟,公司擴招了村裡的留守工人(婦女),為她們增加了可觀的收入,車間現有員工50人。目前,達玉五谷村的村辦企業已逐步形成了集生產、研發、加工為一體牦牛肉干產業鏈條。

  上年度,海晏縣全縣29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均突破25萬元,總收入1460.72萬元,同比增長20.76%,其中12個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50萬元。今后,縣裡將持續探索“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發展路線,深化哈勒景村生態養殖、東達村食用菌種植、金灘村大田托管種植等示范點建設,努力培育出達玉五谷村牛肉干加工、岳峰村粉條和玉木耳生產等農畜產品加工特色產業,加快實現全縣各村“轉變傳統、提升本土、推進特色”的新格局。

(責編:陳明菊、楊啟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