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青海民和縣受災群眾安置點:“心裡踏實,希望就在”
原標題:走訪青海民和縣受災群眾安置點
“心裡踏實,希望就在”(在現場)
12月20日白天,嚴寒中的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來自全國各地的救援和物資運送車輛絡繹不絕。從縣城往南快到黃河岸邊,草灘村旁的空地上,一排排藍色帳篷分外顯眼。村民們蹲著圍在一起,焦急等待著親友的消息。
草灘村,這個黃河邊不知名的小村子,這兩天受到眾多關注。一隊隊救援人員和穿著軍大衣的民兵跑進跑出,或雙人抬擔架,或手拿肩扛救援物資。挖掘機旁,一處已被掩埋到隻剩下房頂的平台上,七八名救援人員屏住呼吸,使用破拆器開展救援。他們所處位置的下方,可能仍有生命奇跡。
12月18日23時59分,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地震影響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化隆、循化3縣46個鄉鎮419個行政村,其中民和縣官亭鎮、中川鄉等地受災嚴重。
草灘村距震中不足30公裡,是此次受災較嚴重的地區之一。“全家人從猛烈的晃動中被驚醒,隨后趕緊跑到門口的空地上,噼裡啪啦的怪響從遠處傳來,后來我們才知道,這個叫‘砂涌’。”回憶起那天深夜,村民王淑蘭心有余悸,“從小到大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就跟做了個噩夢一樣。”
王淑蘭所說的“砂涌”,是一種由地震引發的地下岩土體砂土液化現象。8公裡外的青海省民和縣官亭土族中學,操場上到處是被褥、衣物等物品,教學樓教室和宿舍牆體脫落較為嚴重。校長朱學林介紹:“我們第一時間組織學生有序撤離宿舍,並用校車轉移部分學生至縣城賓館進行妥善安置,全校910名寄宿學生、75名教師無一人傷亡。”
19日晚,濃濃的夜色中,一頂頂藍色帳篷裡的點點燈光亮起。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海東供電公司總經理方保民告訴記者:“我們對所屬變電站、供電線路及電力設施進行特巡,迅速有力推進負荷恢復、設備搶修和物資支援工作。經過連續搶修奮戰,截至目前,青海省受本次地震影響的用戶全部恢復供電,幾個安置點的接電工作正加緊開展。”
據介紹,地震發生后,青海省海東市公安、應急、消防、地震、衛生、交通等部門力量迅速集結,趕赴受災地區開展抗震救災工作。應急管理部門及時向災區調撥救災物資,包括棉被褥6200套、煤氣爐150台、棉大衣7000件、行軍床5450張、棉帳篷1800頂、發電機10台、照明設施20台,集中安置3縣受災群眾6498人,分散安置15450人。
來自社會各界的支援源源不斷涌到這裡。19日上午,西寧市首批救災物資1934件(套)和礦泉水、方便面等生活物資3943件運抵災區。同一天下午,來自海東市對口支援城市無錫市的首批27噸救災物資抵達,物資包括毛毯、帳篷、折疊床、棉被、雨衣等共計1.43萬件。20日上午,來自山西省長治市、福建省廈門市的藍天救援隊帶著棉大衣、棉床墊等救災物資也已到達。
臨時安置點裡,處處見溫情。在中川鄉政府,50頂帳篷組成的臨時安置點外,幾口大鍋下面火苗通紅,大家圍攏過來,分到了熱騰騰的粉湯。“今晚受災群眾除了‘投親靠友’的,我們統一在鄉政府設有安置點,此外還在周邊賓館准備了房源,確保受災群眾有熱乎飯吃、有暖房住。”民和縣中川鄉黨委副書記馬玉明介紹。據了解,民和縣共設置了集中安置點129個,集中安置2477戶11054人,分散安置462戶2027人。
在草灘村,美一小學的臨時安置點內,藍色帳篷依次排開,每頂帳篷裡6張折疊床圍著火爐整齊擺放。80歲的村民龔尕芳接過消防救援人員端來的牛肉面,連連感嘆:“天寒地凍,又遭了這麼大的難,大家都不容易,但有黨和政府的關心,心裡是暖乎乎的。”
美一小學一樓的教室裡,村民何永同一家正在吃飯。把83歲的父親、73歲的母親安頓好,何永同心裡的石頭也落了地。“有熱飯熱菜吃,有熱水喝,還有給我們發的被褥、棉衣,醫生也在安置點候著,治療頭疼腦熱的藥也都發到了我們手裡。心裡踏實,希望就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青海省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實現省級統籌
- 人民網西寧12月15日電 近日,青海省財政廳會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青海監管局、中國人民銀行青海省分行、省公安廳、省衛健委、省農業農村廳6部門,開展完成全省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省級統籌,並將救助基金委托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進行管理,通過提級管理和專業管理兩手抓,更好地發揮道路交通事故“救命錢”作用。 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旨在保証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不能按照交強險制度得到賠償時,可以通過救助基金獲得及時搶救。…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