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人民網記者遍神州>>賀勇

人民日報看青海︱青春之歌,在祁連山唱響

本報記者 賀 勇 劉雨瑞
2023年11月26日09:3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在祁連山南麓,有一群年輕人,他們巡山護林、救助野生動物、開展科普宣教——

青春之歌,在祁連山唱響(青春派)

張生有檢查植物生長情況。甘海瓊攝(人民視覺)

馬婭玲正在講解。甘海瓊攝(人民視覺)

張玉珍喂養岩羊。受訪者供圖

青藏高原東北緣,祁連山脈橫亙。遠眺,山疊著山,峰連著峰﹔近觀,雲杉、圓柏、白樺密密匝匝,暖陽照耀下,騰起陣陣霧靄。大自然的磅礡偉力,將這裡塑成山的海洋、雲的故鄉。祁連山不僅有舉世聞名的美景,更是我國西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是黃河流域重要水源產流地,也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

在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的祁連山南麓,一股青年力量躍動其間。他們有的巡山護林,把家安在峽谷深處﹔有的救助野生動物,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盡一份力﹔有的開展科普宣教,立志把祁連山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近日,記者採訪了3名扎根祁連山的年輕人,體會他們對生態保護事業的熱愛與執著。

張生有

“巡山護林,守護家鄉,再苦再累也值得”

跨溝壑、越險峰,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創建)寺溝生態管護站管護員張生有健步如飛。突然,一群岩羊闖入視野,他從背包裡取出被摩挲得泛黃的巡護監測記錄表,認真地寫下數字“14”“3”和“1”。

“為了節省記錄時間,動物名稱被簡化成了數字。”張生有解釋道,“‘14’代表岩羊,‘3’代表3隻雄性,‘1’代表1隻雌性。”

制定巡護監測記錄規范的,是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創建)管理局。2017年,《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試點正式啟幕。6年多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創建)先后設立了40個管護站。張生有今年24歲,是管護站年紀最小的管護員。

談起做管護員的經歷,張生有打開了話匣子。他的家鄉位於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家后面的山坡上,長滿了雲杉、圓柏。小時候,因村民蓋房、生火都需要木材,張生有曾目睹直徑近30厘米的圓柏被成片成片地伐倒,“不僅造成水土流失,還破壞了野生動物棲息地。”2020年,張生有主動申請成為一名管護員,擔起了守護家鄉的重責。

做好管護員並不容易。幾年來的風吹雨打讓他練就了一雙“鐵腳板”,以及皸裂的雙手、黝黑的面龐。“每個月巡山22天,每次行程十幾公裡,除了撿拾垃圾、協助科研,還得做好林業病虫害監測、野生動物疫源疫病防治等工作。”張生有告訴記者。有一次,為了安裝監測野生動物的紅外相機,他爬上海拔4070米的高山,因缺氧眼前一黑,至今回想起來都后怕。

最動人的體驗往往出現在最艱險的絕地。2021年3月,一隻雪豹誤入農戶家中,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的工作人員實施救助后,給它佩戴了衛星項圈。放歸后,根據衛星傳回的路線圖,張生有帶著3名科研人員在崇山峻嶺之中跋涉,餓了啃口饃,渴了灌口涼水,他們在雪豹的必經之路布設監測相機,半個月的時間,步行超過100公裡。看著相機傳回的畫面,科研人員掌握了雪豹的生存情況,張生有說:“巡山護林,守護家鄉,再苦再累也值得。”

得益於管護員們的傾情守護,群眾的生態保護意識逐漸增強。今年5月,一名牧民舉報有人偷採柏樹枝葉。張生有核實后,第一時間向森林警察反饋,沒過多久,偷採者便被繩之以法。“管護員就是‘哨兵’,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群眾主動配合我們的工作,‘哨兵’隊伍正在不斷壯大。”張生有說。

現如今,40個管護站統一了設計風格,木質原色的外立面與大自然融為一體。走進站內,健身房、辦公室、宿舍等一應俱全。“站上還給我們配備了摩托車,巡護起來更方便了。”張生有動情地說,“這裡的山山水水、生靈草木,我要盡力把它們守護好。”

張玉珍

“看到被救助的野生動物恢復活力,特別有成就感”

金秋時節,走進祁連山深處,圓柏、白樺、雲杉染上了金色、黃色、紅色,如同調色盤般絢麗多彩。山腳下,坐落著祁連山國家公園(創建)野生動物救護繁育站(以下簡稱“救護站”)。一位個子瘦小、皮膚白淨的女生早早在門口等待。她叫張玉珍,是救護站的技術人員。

張玉珍畢業於青海大學動物醫學專業,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她漸漸打消了選擇專業時的疑惑,對動物救助生出了由衷的熱愛。2021年6月,她主動報考了救護站。人生第一次趕赴祁連山,面對漸趨坎坷的道路,張玉珍沒有打退堂鼓,反而興奮起來:“這樣的地方,該有多少可愛的野生動物呀!”

到了救護站她發現,工作人員清一色的90后,張玉珍1998年出生,是年紀最小的那個。那時,救護站還處於初創階段,籠舍如何設置、最高承載數量設為多少等都是待解的難題,這支年輕的隊伍領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從無到有把救護站建起來。

幾個年輕人白天待在工地,監督施工質量,晚上回到縣城,常常徹夜討論建設方案。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們的努力下,救護站制定了運行制度,根據過往的野生動物救助數據,確定了最高43隻的承載量。2022年7月,一座現代化的救護站在峽谷深處建成,負責野生動物救助,開展野生動物疫源疫病調查等活動。

中午,到了救護站裡的5隻小岩羊的“午餐”時間。張玉珍將牦牛奶倒入鍋中煮沸,晾涼后,耐心地灌入5個容量為300毫升的奶瓶。“救護站離縣城十幾公裡遠,每3天由專人下去採購一大桶,必須經過煮沸殺菌,喂奶時溫度不能太高。”談及喂養相關的內容,張玉珍如數家珍。院子裡,她輕輕抱起一隻岩羊,放在膝蓋上,岩羊興奮地咕嘟咕嘟大口喝了起來。

張玉珍告訴記者,救護站的動物是牧民、管護員、森林警察發現后,送來或者告知他們去取回的。

今年7月,有人報警,開車時撞到了一隻狍。“狍的前腿骨刺出來了,你們快來。”電話那頭的森林警察焦急地說。狍被列入我國《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張玉珍和同事們不敢耽擱,立即趕往現場。大家忙中有序,除了拍照、向當地警方出具野生動物接收報告、採血化驗外,她和同事們還進行了會診,最終確定給狍截肢。“雖然失去了一條腿,但通過野化訓練,它又能奔跑了。”張玉珍說。

據介紹,自成立以來,救護站已累計救助25種96隻動物,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8種,二級保護動物11種。

宿舍裡,電暖器傳來融融暖意。“這裡海拔3034米,電暖器從8月開到來年5月,6月和7月山裡下雨時也得開。”張玉珍告訴記者,山裡風太大,她平日裡最喜歡的羽毛球已經許久沒有練過了﹔有事才下山到縣城逛逛,基本遠離了城市生活……“日復一日守著這座山,會無聊嗎?”記者問。“當然不會,這裡每天都有新的挑戰,看到被救助的野生動物恢復活力,特別有成就感。”張玉珍爽朗地笑著說。

馬婭玲

“把祁連山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舉頭猶有雪山橫,俯首綠滿祁連川……”在位於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的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創建)展陳中心,講解員馬婭玲聲情並茂的講解,配合形式多樣的展陳,讓觀眾感受到了祁連山地貌的豐富,紛紛點頭稱贊。馬婭玲笑著告訴記者,對她來說,觀眾對這片神奇瑰麗的土地產生了更深的感觸,就是對她最大的認可。

但在5年前,年僅24歲的她初次來到這裡時,惡劣的自然環境就給了她一個“下馬威”。馬婭玲的家鄉位於青海省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海拔較低。“到這裡后,睡覺成了難題,因為缺氧,頭疼得厲害,必須吃藥緩解。”馬婭玲回憶起當年的情景,皺緊了眉頭。

除了身體,全新的工作內容對她來說也是挑戰。馬婭玲畢業於青海大學農牧學院農林系,但是到了單位后被分配從事科普宣教工作。“就拿講解來說,不僅要確定內容,還要設計敘述方式,讓觀眾產生了解的欲望。”馬婭玲曾找同事“訴苦”,同事告訴她:“講得不夠得心應手,是因為沉得還不夠深。”

從那時起,一有時間,馬婭玲就走進大山深處,尋訪管護員,了解巡護一線的故事﹔與當地牧民聊天,從他們的描述中體會生態變遷的歷程﹔不熟悉地理知識,她就請教專家,還找來關於祁連山的紀錄片,前前后后總共看了100多部……漸漸地,她發現,管護員的傾情守護、牧民對生態環境改善從心底生發出的喜悅等等,都令她動容,她也真切地明白了科普宣教的意義。

再講解時,自然飽含感情。有一次,馬婭玲帶領祁連縣一所小學的學生們參觀展陳中心,她給孩子們講述了油葫蘆管護站管護員德康巡護山林、保護環境的故事。恰巧孩子們之中,就有德康的女兒。回家后,女兒在作文中寫道:“有了管護員的保護才有了今天的祁連山,才有了豐富的生態資源,我為我的爸爸感到驕傲、自豪。”

孩子的真摯表達,感動了許多人,馬婭玲立志“把祁連山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在與孩子們的交流中,她意識到,面對不同的參觀者,需要採取不同的講解方式。“比如給小朋友講板塊運動、大地褶皺時,孩子們不理解專業名詞,我就用捏包子形成褶皺給他們舉例。”為了服務好各類觀眾,馬婭玲准備了一份1.5萬余字的講解稿,涵蓋了祁連山的自然地理、人文歷史等知識,就算一刻不停地講,也得用一個半小時。

“其實,做出堅守祁連山這個選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越深入地接觸它,就越發感嘆它的氣勢磅礡。我很慶幸在我的青春裡,能將祁連山的大美傳播給更多人。”截至目前,馬婭玲已在展陳中心為研學團隊、高校師生等團體講解1150余場次,接待訪客6萬余人次。“我希望通過講解,讓更多人了解祁連山,了解國家公園,了解生態保護的意義,這項事業,我會一直做下去。”馬婭玲堅定地說。

(責編:楊啟紅、劉沛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