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人民網記者遍神州>>賈豐豐

從黃浦江畔到湟水之濱,青海果洛西寧民族中學——

人民日報看青海|一所學校牽起兩地夢想

本報記者 賈豐豐
2023年10月12日08:4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

從黃浦江畔到湟水之濱,青海果洛西寧民族中學——

一所學校牽起兩地夢想(解碼·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一所中學,連接兩地。西寧城北,元朔山下,果洛西寧民族中學坐落於此,紅牆黑頂的建筑群,大氣漂亮。

西寧市,青海省會﹔果洛藏族自治州,海拔高、氣候惡劣、環境艱苦。為解決農牧區師資力量短缺、辦學水平不高等問題,更好滿足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果洛州借助上海市對口支援的契機,在西寧建設了一所面向全州適齡青少年的中學。

2019年開始,上千名孩子陸續從高原牧區來到河湟谷地,學習知識、追逐夢想。

從果洛州到西寧市,孩子們有了新學校

早上6點20分,高二(1)班的教室裡,班主任陳菁准時守候。2022年,陳菁從陝西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來到果洛西寧民族中學工作。

果洛州氣候高寒,人才成為教育發展的最大短板。“特別是在一些偏遠的鄉鎮,別說老師,光廚師和保安一年都能換好幾茬!”果洛州教育局局長久邁旦增說,“基礎設施方面投資不少,但氣候條件嚴重影響作用發揮,就拿操場來說,暴晒加上極冷,剛建好沒幾年就坑坑窪窪。”

在上海市的援助下,一所專為解決農牧區孩子上學難的學校在西寧開建:2017年7月21日破土動工,2019年9月1日正式開學。標准化操場,多媒體教室,寬敞整潔的食堂、宿舍,還有圖書館、科技屋……從平均海拔4200多米的果洛州來的孩子們,有了在西寧的學校,也有了在西寧的家。

硬件上來了,但教學面臨的挑戰還不少。

由於果洛州氣候寒冷,很多鄉裡連樹都不長,一句“柳絮池塘淡淡風”,對孩子們來說都很難理解。“在他們的認知裡,沒有見過柳樹,更沒有‘柳絮’的概念。”陳菁說,“為此,我們把知識點掰開揉碎,用孩子們最常見的事物舉例講解,還要多問幾句‘有沒有沒聽懂的’。”

除了課堂,陳菁也沒少操心孩子們的生活。“將心比心,十五六歲的孩子,正處於生理和心理發育成長的關鍵期,愛和陪伴必不可少,既然遠離父母,老師的關心必須跟上。”課余時,跟孩子們一起聊天﹔有學生生病時,送他們去醫院……陳菁是班級的大家長,也是孩子們的“大姐姐”。

良好的條件讓孩子們的成績大幅提升,貼心的陪伴更暖在孩子們的心窩裡。從小跟著家人游牧在冬夏草場,今年15歲的葉西才讓很怕冷,但現在冬天宿舍暖氣好得很,蓋條薄被也不冷,“到西寧后,眼界開闊了好多,跟著老師課堂上的講述,我們已經‘到’過好多地方,‘認識’了好多人。”

支教老師兼任管理崗位,爭取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隊伍”

臨近中午,學校圖書館裡,一場教學研討還在持續。

“不是非要讓大家走這個繁瑣過程,隻有提前把每一個知識點熟悉吃透,設計好講什麼、怎麼講,站在講台上才能心裡有底。”語氣有點嚴厲的是高三年級化學老師陳偉。他正在對高二年級化學老師白玉芳的教案逐字逐句地修改。

有著20余年教學經驗的陳偉是上海市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組團式”教育幫扶團隊成員,白玉芳剛工作一年,他們是同事也是師徒。

“學校62名教師,平均年齡隻有三十來歲,90后佔大多數,雖然他們教學和管理經驗不足,但可塑性強,接受新事物快,有活力。”遠道而來的陳偉早已把自己當成了這裡的一分子,還時不時說出一兩句青海方言,“孩子們的學習基礎相對還是比較薄弱,這就更需要我們把知識講活講透。”

從黃浦江畔到湟水之濱,和陳偉同一批來校的還有6名同事。不太適應這裡的海拔和氣候,大家普遍睡眠不好、胸悶難受,但在工作上,沒人降低標准。“我們借鑒上海的優秀教學成果和經驗,完善教師績效工資考核、學生日常管理等制度。另外,讓上海支教老師在授課之余,兼任管理崗位,爭取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隊伍’。”來自上海理工大學附屬儲能中學、挂職果洛西寧民族中學校長的常途介紹。

支教是教學能力的帶動,也是外部資源的導入。2018年8月,果洛西寧民族中學加入上海市黃浦區大同教育集團,黃浦區教育局先后派出16批80名專家赴果洛。今年6月,學校10名教師到大同教育集團成立的教師聯合教研工作坊進行跟崗培訓,單向支教變成雙向交流。

“立足課堂,教學示范”“聯系組室,師徒帶教”“兼顧管理,提升效能”,隨著“組團式”教育幫扶團隊工作定位的不斷清晰,作用也越來越凸顯。“今年我們參加高考人數126人,本科上線人數90人,上線率為71.43%﹔本科一段上線人數69人,上線率54.76%。”常途自豪地說。

讓孩子們有走出大山的勇氣,也有造福家鄉的能力

下午3點多,循著一曲悠揚的《友誼地久天長》,記者來到了果洛西寧民族中學的一間教室:眼前,在“組團式”教育幫扶團隊音樂教師闞延俊的指揮下,來自初二年級的15名孩子正吹奏口琴。

“這是我們每周一次的音樂拓展課。”演奏結束,闞延俊熱情介紹,“牧區孩子們在音樂方面很有天賦,雖然這門課才開設一個學期,但孩子們已經掌握了十幾首曲目,支教團隊還發揮優勢,與上海音樂學院合作,創辦管樂團。”

今年13歲的小姑娘南杰昂毛,來自果洛州瑪沁縣下大武鄉,“每次回家,媽媽還有弟弟都特別喜歡聽我講學校生活,下次我要把新學的曲目吹給他們聽。”

同樣熱鬧的,還有機器人社團。同學們在老師王輝雲的帶領下,模擬新能源的獲取、儲存和使用場景。“我們的信息技術課是從教學生打字開始的,不過孩子們很聰明也很用功。”王輝雲說,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大家不僅基本掌握了計算機基本常識,還不斷摸索創新,在青海省第十三屆青少年機器人大賽上,學校的機器人社團還獲得了中學組二等獎。

都說教育是去激發、去點燃,用一顆心點亮另一顆心,但在闞延俊和王輝雲看來,這也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我們教孩子們知識,孩子們也在感染著我們。”闞延俊說,“從小生長在草原上的孩子們朴實、陽光、熱情,跟他們在一起很快樂!”

到青海省博物館、青海省自然資源博物館開展研學活動,邀請專家來校開展書法講座,舉辦特色體育比賽……“接下來,我們將以科學的教育觀念為指導,全面評價學生的成長,以德為先、因材施教,將注重學生全面發展的培養模式與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的教育評價結合起來,讓孩子們既有走出大山的勇氣,也有造福家鄉的能力。”常途說。

(責編:馬可欣、劉沛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