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全面、辯証、長遠的眼光看待中國經濟發展
以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開局之年,中國經濟備受關注。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4周年招待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環境發生深刻變化,我們前進道路上還面臨很多風險挑戰。我們要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加大宏觀調控,著力擴大國內有效需求,著力激發經營主體活力,不斷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切實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后,經濟恢復是一個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我國經濟具有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要用全面、辯証、長遠的眼光看待中國經濟發展,透過短期之“形”,看清長期之“勢”,讀懂經濟運行的大邏輯。
看“點”和“面”
一家企業的轉型升級,印証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
企業是經濟活動的基本細胞。上汽集團的轉型升級之路,正是中國經濟恢復“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生動縮影。
傳統燃油車銷量從206萬輛到124萬輛,降幅近四成,過去5年,上汽大眾銷量在國內燃油車市場不斷緊縮的大環境下出現下滑。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鎮洛浦路63號是上汽大眾歷史最悠久的工廠——安亭一廠的所在地,也是國內第一輛桑塔納的誕生之地。在燃油車領域,上汽大眾曾是響當當的龍頭企業,桑塔納連續22年奪得國內單一車型銷量桂冠。2015年至2018年,上汽大眾連續4年成為國內乘用車市場銷量冠軍,走出了漂亮的上升曲線。
拐點發生在2018年。這一年,我國汽車工業出現了28年來的首次負增長,全年汽車銷量同比下降2.8%﹔上汽集團出現自整體上市后首次扣非淨利潤下降。
2019年,上汽集團淨利潤創5年新低﹔2020年,淨利潤同比下降20.2%﹔2021年,汽車市場回暖,淨利潤同比增長20.08%﹔2022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34.3%。
承壓的不只是上汽,我國傳統燃油車行業同樣面臨挑戰。汽車產業是上海的支柱產業之一,在上汽集團業績下滑的2020年,上海的地區生產總值增速也回落到1.7%。
轉型必有陣痛,升級才是出路。既要下決心減量發展,逐步化解傳統燃油車產能,又要投入大筆科技研發資金,走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之路。“市場的選擇已經指明了方向。即便有陣痛,也要緊跟新能源潮流,壯士斷腕,主動創新。”上汽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高質量發展是一個過程,看准的路就要堅定走下去。盡管面臨業績壓力,過去5年上汽集團研發投入仍保持行業領先。僅2021年,上汽研發費用就達到196.68億元,同比增長46.83%。
上汽的轉型升級之路,也是結構調整之路。為向新能源汽車轉型,上汽大眾一邊關停了有近40年歷史的安亭一廠,一邊在安亭一廠兩公裡外,投資170億元新建MEB新能源汽車工廠。員工將這個年產能約30萬輛的工廠親切地稱為“新一廠”。
在安亭一廠汽車總裝線工作7年后,劉浩成為上汽大眾“新一廠”的一名機械臂操作員。車間內,數百台機械臂忙而不亂、高效運轉,全球領先的數字化生產技術全面應用,ID.3、ID.4X、ID.6X等新能源車型從這裡走向市場。今年7月起,上汽大眾ID.家族連續兩個月實現銷量過萬,成為合資電動車月銷量冠軍。
耐住性子,轉型成效初顯。今年上半年,通過優化結構、降本增效,上汽集團實現營收淨利雙增長,隨著“新能源汽車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不斷加快落地,上汽新老賽道切換平穩推進。
下半年以來,上汽集團轉型升級動作頻頻——
投資加速,新能源汽車新項目加速建設:7月2日,上汽鄭州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項目正式啟動﹔7月4日,上汽宣布將在歐洲建設新能源汽車工廠﹔7月5日,上汽通用汽車東岳奧特能超級工廠啟動建設。
創新領跑,開啟反向技術輸出:7月27日,上汽集團與德國奧迪公司簽署諒解備忘錄,上汽將充分利用自身技術優勢,攜手奧迪加快全新電動車型開發,開啟合資車企發展新篇章。
買船出海,出口業務持續增長:8月29日,中船江南造船公司為上汽集團“量身定制”的首艘遠洋汽車運輸船(滾裝船)正式下水。如今,海外每賣出3輛中國車,就有1輛是上汽造。
依托強大技術實力,用好轉型升級成果,上汽集團立足國內國際雙循環,助力高質量發展。
成都車展上,上汽集團智己汽車公司打造的第三款智能電動車LS6全球首秀,充電10分鐘行駛超過350公裡,訂單迅速突破1.3萬台。
慕尼黑車展上,上汽集團“新能源三劍客”亮相,零百加速最快僅需3.2秒。前8月,上汽自主品牌MG在歐洲累計銷售15萬輛,同比增長1.5倍,成為當地增速最快的主流汽車品牌。明年,上汽MG全球年銷量將沖擊百萬輛大關,其中新能源車佔比將達到30%。
“核心技術的不斷突破,得益於上汽近年來電動化、智能化轉型步伐加快。”上汽集團副總裁祖似杰介紹,“十四五”期間,上汽集團計劃在智能電動等創新領域投入3000億元,全面向高科技企業轉型。
從“一廠”到“新一廠”,上汽集團轉型升級歷程,印証著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
一同成長起來的還有眾多國內汽車企業。今年上半年,比亞迪以累計125萬輛的新車銷量,首次沖進“全球前十大車企”行列﹔在智能新能源轉型和“生態出海”驅動下,長城汽車海外銷量同比增長80.2%,創歷史新高。
“中國汽車行業由電動化、數字化和移動互聯技術驅動發展,彰顯創新實力。”德國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奧博穆表示,大眾汽車集團將在未來5年內投資約1800億歐元,涉及電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等領域,“中國市場是我們重點投資的市場之一”。
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持續為中國汽車業增添動能與底氣。汽車制造領域越來越多的創新來自中國這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前8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同比分別增長36.9%和39.2%,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29.5%。目前,全球60%以上的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生產和銷售,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汽車出口國。
從一個企業到一個行業,再到整個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就是持續調整結構、不斷轉型升級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新的困難和挑戰會不斷涌現,我們也在一次次應對挑戰中更加堅定:中國經濟具有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看“高”和“低”
邁向高質量發展的中國經濟,既要跑得快,更要跑得穩、跑得久
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5%,這一增速是“高”還是“低”?
經濟發展有其規律性,前進中有曲折,曲折中有前進。保持平常心,多一份從容,多一點定力,才能明晰經濟增長所蘊含的發展實質。看待經濟總量站上120萬億元新台階的中國經濟,更是如此。
看“高”和“低”,既要看數量,也要看體量。同樣的增長率,代表著不同的增長分量和質量。
“5G+”未來工廠項目拔地而起,保稅區跨境電商出區貨值再創新高。浙江金華金義新區,處處是產業發展新氣象。“現在新區生產總值每增長一個百分點,新增生產總值規模就能達到10年前的兩倍多,經濟發展更有分量也更有質量。”金華市金東區發改局副局長陳智平告訴記者。
經濟增量是增速與基數的乘積。當基數足夠大,即使增速看上去變慢了,實際增量不僅不會減少,還會增加。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今天同樣1個百分點的增速,其絕對增量卻大不相同。”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王孝鬆給記者算了一筆賬,202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約為18萬億美元,1個百分點增速帶來的增量,大致相當於10年前的2.1個百分點﹔而與新興經濟體相比,中國1個百分點的增長,約等於印度5.3個百分點。
即使隻看今年,5.5%也是一個不低的增速。縱向比,5.5%不僅快於去年3%的經濟增速,也快於一季度的4.5%。橫向看,上半年中國仍然是主要經濟體中增長最快的。
二季度以來,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和機構紛紛調高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世行預測2023年中國經濟將增長5.6%,並認為中國將為世界經濟發展帶來動力。與此同時,也不乏唱衰中國經濟的聲音。
面對來自外界的“調高”或“唱衰”,關鍵還是懷有平常心。平常心是一種從容堅定的信心,平常心也是一份耐心、定力。
以平常心看待經濟增速,就會看到,5.5%這樣一個增速,符合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預期目標。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后,很多人期盼中國經濟能有報復式增長。但事實上,過去3年,全球經濟深度遭受新冠疫情和烏克蘭危機等影響,經濟修復需要一個過程。中國經濟恢復也一樣,5.5%的增速實屬不易。
同時,經濟恢復的增速也並非越高越好,要看清經濟運行的周期和環境,尊重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不能不顧客觀實際,一味追求高增速。“就好比一個運動健將,身體還在恢復中,不能指望他短時間內就百米沖刺破紀錄。”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昌林說。
還要看到,當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世界經濟復蘇動力不足。雖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7月份將今年全球經濟增速上調至3.0%,但仍遠低於2000年至2019年3.8%的年均增速。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中國5.5%的增速為世界持續注入信心和動力。世界經濟論壇總裁博爾格·布倫德表示,中國採取了許多正確的措施支持經濟增長,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充滿信心。
看“高”和“低”,既要看到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量,更要看到增長的含金量。同樣的國內生產總值,意味著不同的內涵。
5.5%的經濟增長是結構改善、動能優化的增長。從需求看,經濟增長由去年的以投資和出口拉動為主,轉為今年的以消費和投資拉動為主。從生產看,經濟增長由去年以工業推動為主,轉為服務業和工業共同推動,服務業的貢獻大幅增加。
5.5%的經濟增長是創新驅動、發展方式轉變的增長。上半年,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2.9%,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10.8%。
5.5%的經濟增長是就業擴大、民生改善的增長。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5.8%,比上年全年明顯加快。
看“高”和“低”,中國經濟既要跑得快,更要跑得穩、跑得久。同樣的國內生產總值,顯示著不同的韌性。
發力自主創新。8月15日,科大訊飛正式發布星火認知大模型2.0版本。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介紹,公司與華為合作打造了通用人工智能新底座,推動國產大模型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擁抱綠色浪潮。今年以來,賽力斯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突破6萬輛。“新能源汽車已成為中國經濟向‘綠’而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賽力斯汽車董事長張興海說。
開局之年,各地區各部門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糧食、能源、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得到鞏固,綠色發展動能充沛,在促進經濟發展質量提升的同時加快增長動能轉換。
“經濟發展的安全性和可持續性明顯增強,是今年中國經濟值得關注的亮點之一。”王孝鬆表示,一系列數據表明,當前中國經濟韌性十足,將會繼續保持健康穩定增長。
二季度以來,出口、投資、就業、企業利潤等一些指標似乎不那麼亮眼。如何看待?
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速放緩,必然會增大我國外貿出口下行壓力,進而影響到就業和企業利潤。“中國經濟復蘇撞上了全球總需求下滑,這是客觀存在。”中銀証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說。
“目前國際市場需求下降,不少國內廠商對投資持觀望心態,訂單難免存在一些波動。”寧波臻至機械模具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群峰說。
與此同時,出口結構正在發生新變化,上半年,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增速接近兩位數,“新三樣”產品(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合計出口增長61.6%。前8月,我國汽車出口增長104.4%,船舶出口增長28%。“隨著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續發力,我們有信心、有基礎、有條件實現進出口促穩提質的目標。”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說。
再說投資,今年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8%,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0.2%。受部分企業效益下滑、市場預期不穩等因素制約,穩投資確實面臨一定壓力。
同時也要看到,房地產市場調整等影響是投資增速有所回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剔除房地產開發投資,上半年,民間項目投資同比增長9.4%,比全部投資高5.6個百分點。
近期,各地區和相關部門先后出台“認房不認貸”、調整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比例等優化措施,支持居民剛性、改善性住房需求。政策出台后,市場反響積極,有市場機構調查顯示,全國整體購房意願大概能夠增加15個百分點,一線城市增幅會更高。“隨著房地產市場調整優化政策措施落地見效,經濟恢復向好,下階段,房地產投資、銷售、市場運行將逐步趨於改善。”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說。
風物長宜放眼量。“經濟運行不可能是一條直線。”王昌林分析認為,后疫情時期的復蘇是分階段的,尤其是在社會修復向經濟和利潤修復、再向資產負債表修復過渡的過程中,出現一些指標波動、指標微調和預期波動是常態。
中國人的韌性、耐心和定力,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保持韌性、耐心和定力,不被一時的經濟波動所困擾,面對紛繁復雜困難挑戰,把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看“大”和“強”
邁向高質量發展的中國經濟,既要重體量,更要重體質
研讀經濟發展大勢,要善於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中國經濟運行中的主要矛盾是結構性的而非總量性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
雖然我國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但仍存在“大”而不“強”的問題。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今天的中國經濟,既要重體量,更要重體質。
統籌質與量,實現由“大”向“強”,是發展的必答題,也是高質量發展的攻堅題。必須看到,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需要量的合理增長,但也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速論英雄,更不能為了經濟增長不顧質量效益和生態環境。我們要更加關注經濟結構調整,看看經濟增長的成色到底如何。
上海西北部,總投資5億元的汽車元宇宙產業園,本是個二手車交易市場,騰籠換鳥,探索將元宇宙技術引入汽車的關鍵技術研發等環節。“借助元宇宙技術,我們對汽車零部件進行3D建模,效率比傳統工藝提高了20倍以上。”園區企業中恆創科(上海)工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總監楊筱雯說。
投資是連接供給與需求兩端的關鍵變量,高質量投資正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先導力量。
從傳統基建到新基建,從傳統制造業到高技術產業,我國投資結構持續優化,持續推動經濟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前8月,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1.3%,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22.3%,創新驅動發展作用不斷增強。
智能機器人忙碌在生產流水線上﹔AGV智能小車自動傳輸於生產工位之間……這個高度智能化的“未來工廠”,為德意智家公司發力高端品牌建設提供了強大技術支持。“一期工廠產能是之前的4倍,人力卻減少了約2/3,信息化、數字化升級為我們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德意智家董事長高德康告訴記者。
產業升級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越來越多企業把發展著力點放在數字化轉型、技術改造等領域。
由“大”向“強”,今天的中國經濟,正在高質量發展中蝶變。上半年,我國產業升級穩步推進,工業生產技術密集程度持續提高,高端制造業增長較快,半導體器件專用設備制造業、電子元器件及機電組建設備制造同比分別增長30.9%和46.5%。
黑黝黝的煤炭打成細小煤粉,在數千攝氏度高溫下催化、擠壓,轉為氣態,又凝成液體,生產出數十種工業產品。寧東能源化工基地裡,一塊煤被“吃干榨淨”,價值大增。
從按噸賣煤炭到按克賣化工品,因煤而興的寧東華麗轉身。“度過轉型發展陣痛期,就迎來新生與活力。”寧東管委會經濟發展局局長田彥虎告訴記者,告別“靠煤吃煤”的傳統發展路徑,寧東正著力培育清潔能源等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半年基地單位GDP能耗、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分別下降7.8%、9%。
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新發展理念“指揮棒”立起高質量發展“風向標”。越來越多地方像寧東一樣,在轉型之路上不斷塑造發展新優勢。上半年,中國經濟綠色轉型成效明顯,與經濟增長協同作用增強,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產品產量分別增長35%、54.5%,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0.4%。
在平常心中更能認清機遇和優勢。“從國際經驗來看,在經濟體量達到一定規模后,產業升級和轉型發展一般都伴隨著短期增速放緩。中國經濟在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同時,實現了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殊為不易。”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楊長湧表示,利用好內需潛力巨大等優勢,持續在轉方式、調結構、增動能上下更大功夫,建設強大而有韌性的國民經濟循環體系,中國經濟能夠實現更大突破、邁上更高台階。
看“穩”和“進”
邁向高質量發展的中國經濟,穩的基礎更加牢固,進的動能更加充沛
當前,美歐國家正經歷幾十年來少見的高通脹,一些發展中國家則受到債務困擾。反觀中國,物價保持平穩運行,經濟社會大局穩定。
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下,宏觀穩定才是稀缺資源。中國經濟發展,既要保持一定的增速,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不能像一些高速增長的經濟體那樣大起后出現大落﹔也要防止急躁冒進,把長期目標短期化、系統目標碎片化。
“穩”和“進”辯証統一、互為條件。
物價“穩”,拓展了“進”的空間。
河南省鄭州市萬邦農產品物流城,一輛輛滿載著蘿卜、白菜等新鮮蔬菜的貨車駛入交易區。“肉蛋糧、果蔬貨量充足,供應穩定。”物流城企宣負責人余保健說。
今年以來,我國核心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基本穩定,物價始終保持平穩運行,千家萬戶的好日子穩穩當當。
然而,CPI的階段性回落也讓一些人擔憂,中國經濟會不會陷入通縮?
“物價漲幅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不應簡單將物價漲幅暫時為負與通貨緊縮畫等號。當前無論是經濟增長還是貨幣供應量,都不符合通縮的典型特征。”管濤認為,對於CPI階段性回落,既要重視總需求不足等問題,著力擴大內需,更要看到物價穩定保障了基本民生,為實施“以我為主”的貨幣政策創造了條件,提供了更多“進”的空間。
事實上,歷史上我國也曾多次出現CPI階段性下行現象,均未明顯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總體走勢。8月份,CPI同比漲幅已轉正,環比上漲0.3%,釋放經濟運行回暖信號。“綜合物價水平、需求恢復、經濟增長、貨幣供應量等因素判斷,中國經濟不存在所謂的通縮,后期也不會出現通縮。”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叢亮說。
消費“穩”,增強了“進”的動力。
好商品不愁賣。8月29日,華為Mate系列手機累計發貨量達到1億台,當日開售的最新機型Mate 60 Pro熱銷。這樣的業績,是在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同比下降10%的情況下取得的。
好供給有磁力。“這個夏天幾乎都住在電影院了。”今年電影暑期檔好片不斷,讓北京市朝陽區資深影迷王先生直呼過癮。國家電影局統計數據顯示,電影暑期檔總票房創下中國影史同期最高紀錄。
今年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7.2%,“主引擎”動力更加強勁。前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服務零售額增長19.4%,服務消費對於整個市場的帶動作用非常明顯。“下階段,居民就業總體穩定,企業效益逐步改善,有利於居民增收,提升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加之促消費政策繼續顯效,消費持續增長態勢總體穩定,有利於經濟恢復。”付凌暉說。
就業穩,提升了“進”的成效。
畢業前夕,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本科生袁俊豪順利簽約科大訊飛公司。以人工智能、算力為代表的新興領域人才需求快速升溫,據該校就業指導服務中心統計,八成以上的簽約畢業生到信息技術產業、科學研究與高端裝備制造業就業。
今年需要在城鎮就業的新成長勞動力1662萬人,規模創近年新高,就業能否持續穩住?
近日,擁有4000余名員工的中建二局華東公司,收到了上海市人社部門發放的70多萬元穩崗返還資金。“錢直接打到公司賬戶,這對我們穩定用工有很大幫助。”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董彥成說。
降低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延續至2024年底,落實創業擔保貸款和貼息政策,實施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在一系列措施綜合作用下,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78萬人,同比增加24萬人。“隨著經濟持續恢復,用工需求繼續擴大,加上穩就業政策持續顯效,就業保持總體穩定有較好支撐。”付凌暉說。
“就業是民生之本,而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王昌林說,隻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同時逐步提高發展質量效益,經濟增速高一點低一點都可以接受。
信心與平常心,來自干事創業的進取心。當前,中國經濟復蘇基礎還不穩固,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還需加力,必須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推動高質量發展積蓄更大力量、站上更高台階。
穩預期。減半征收個人所得稅、減半征收資源稅、免征城鎮土地使用稅……近期,財政部等部門發布一系列公告,明確延續優化多項稅收優惠政策,進一步穩定經營主體預期。“稅費紅利增強了我們的創新動力,公司已經先后投入220多萬元用於汽車模具表面自動研磨拋光技術等研發項目。”豪爾沃(山東)機械科技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庄紅艷說。
強信心。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舉辦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拉開帷幕……以改革促發展、向開放要活力,鼓勵企業敢闖、敢投、敢擔風險。廣大民營企業積極參與“5G+”“東數西算”等重要領域項目,與國家戰略、地區發展“同頻共振”。8月,制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持續回升,制造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和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均處於景氣區間,為下階段經濟持續回升奠定良好基礎。
挖潛力。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也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基點。七部門聯合印發工作方案促進汽車消費,新增專項債發行使用節奏加快……一系列穩投資、促消費的政策接連出台。“把促進有效投資和消費的各方面積極因素充分調動起來,就能夠進一步釋放中國經濟的發展潛能,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王孝鬆說。
更要看到,制度優勢是中國經濟攻堅克難的底氣所在。“我們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優勢,有宏觀調控的充足工具和政策空間,有防范化解風險的豐富手段和措施,中國經濟將在應對困難挑戰中行穩致遠。”王昌林說。
咬定目標不放鬆,敢闖敢干加實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光明前景,來自每一個人的奮斗與創造。“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動力,蘊藏在上汽集團迎難而上的轉型升級中,蘊藏在科大訊飛堅持不懈的自主創新中,蘊藏在寧東基地求新求變的結構調整中……從全局謀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發揮好各自在大局中的優勢、機遇中的優勢、比較中的優勢,以“釘釘子精神”在實干中“積跬步以至千裡”。
在實干中更好地去創造方法、謀劃思路。最新公布的中國經濟“8月報”顯示,當前主要經濟指標延續恢復向好態勢。鼓足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形成狠抓落實的好局面,我們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以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