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本網專稿

亮成績 展形象 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支部

民生有保障 產業初起步 塘巴村民喜說新變化

人民網記者 楊啟紅
2023年09月28日10:55 |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小字號

菜地裡,農民們或忙著摘菜,或忙著打包﹔廣場上,村民們或晾晒小麥,或悠閑下棋……秋上高原,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台子鄉塘巴村到處都是好“豐”景。

“以前大家都想著去外面謀求生活,現在包括我這樣的年輕人也都願意待在村裡生活。”村民王生海的一番話引人注意。為何前后會發生如此變化?走過塘巴村的田間地頭,村民們喜笑顏開說答案。

塘巴村的廣場上,村民正在晒糧。人民網記者 楊啟紅攝

大力實施民生工程 合民意暖民心

“以前家裡用的是土暖氣,每年要燒5噸左右的煤,今年家裡買了2噸煤,到現在還沒燒完。”說起村裡近一兩年的變化,王生海就先從自家說起。原來,家裡用煤量減少得益於全村實施的外牆保溫項目。2022年,在村“兩委”及駐村工作隊的共同努力下,農村外牆保溫項目落地塘巴村,全村655戶村民的房屋均完成外牆保溫,項目覆蓋全村超92%的農戶。“節省了兩三千塊錢不說,家裡溫度適宜,住得舒服。”王生海笑著說道。

村民們獲得的實實在在的好處遠不止於此。近一兩年,塘巴村“兩委”及駐村工作隊緊盯“農村人居環境治理進展緩慢、民生基礎設施建設存在短板”等難題,持續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下功夫,出實招,見成效。

積極爭取“東西部協作”農村電暖炕項目資金53.88萬元,全村709戶村民全部安裝電暖炕﹔爭取“高原美麗鄉村”建設項目資金231萬元,實施廣場升級改造、村庄美化等工程﹔爭取地下污水管網建設資金1107萬元,部分村民家已完成水廁改建﹔投資179萬元實施塘巴中心小學師生食宿綜合一體樓建設項目﹔村級道路升級改造﹔建設村級數字鄉村平台……涉及方方面面的民生工程,更是提升塘巴村村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民心工程。

“黨員張世繪經常跟我說起村裡的新變化,一心想給駐村工作隊送一面錦旗,被陶書記拒絕了。”塘巴村黨支部書記段應財笑著講起了村裡的故事。原來,村裡的種種變化,村民張世繪看在眼裡,喜在心裡,每逢遇見段應財都會連連稱贊村裡發展越來越好,表示發展離不開村“兩委”班子成員的努力,更離不開駐村工作隊的幫助,想給帶頭人們送上錦旗表示感謝,卻被塘巴村駐村第一書記陶海峰拒絕了。

“組織派我們到基層,就是來給老百姓辦實事的。越是深入農村,越覺得我們的工作做得還不夠。”陶海峰只是淺淺說了兩句。

產業起步 聯農帶農效應初步顯現

當前正值塘巴村的長白蔥豐收時節,走進塘巴村蔬菜產業園,二三十名村民正在梳理打捆,年長的六七十歲,年輕的二三十歲,經初加工的長白蔥將運往本地及周邊市場。

“外出打工顧不了家,來這兒打工不耽誤照顧孩子上學,還能掙到錢。”近日,村民李長芝忙完自家的農活兒,便來產業園打工,說話間手裡的活兒沒落下,一捆二十來斤重的長白蔥已打包完成。從自家到產業園隻需七八分鐘,來回方便,每天收入能達到120元左右。

村民李長芝正在打包長白蔥。人民網記者 楊啟紅攝

塘巴村蔬菜產業園是塘巴村立足村情實際,錨定鄉村振興目標,打造的集體產業。按照“蔬菜源產地+保鮮貯存+一站直達配送+蔬菜初加工+訂單化生產+電商營銷”的發展思路,塘巴村在已建成300噸蔬菜保鮮庫和6間附屬商鋪的基礎上,又實施了蔬菜分揀包裝車間、面點加工車間及生產廠區周邊土地平整項目、蔬菜產業園二期項目等,前后投資800萬元,為塘巴村蔬菜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目前,產業園剛起步,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已帶動務工達360余人次,發放工資近6萬元。”陶海峰介紹,雖然產業園剛起步,但其聯農帶農效應已初步顯現。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先行。從之前的“兩眼一抹黑”,到如今產業園初見規模,當地村民獲得實實在在的收入,塘巴村打基礎、補短板,一步一個腳印走來,扎實且堅定。

“村裡實施民生項目,黨員們主動當起了‘監工’,為自己村裡的建設負起了責任﹔通知要開會商量村裡的事情,原本在蘭州辦事兒的黨員專程緊急趕回來參會……”村裡的大小故事不斷,折射出村裡的喜人變化,日常處理大小事務,段應財對村裡的變化感觸頗深。

村裡發展越來越好,村民們的歸屬感、主人翁意識更強了,黨員們的積極性、參與度更高了。未來,塘巴村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便源於此。

(責編:劉沛然、張莉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