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本網專稿

亮成績 展形象 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支部

花海爛漫時 麻吉村民喜算增收賬、幸福賬

人民網記者 楊啟紅
2023年09月26日11:36 |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小字號

新出鍋的攪團塊切得整齊均勻,自家做的香豆餅色澤金黃,裹著辣椒面的焪洋芋冒著熱氣……位於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東和鄉麻吉村的油嘴灣生態文化景區入口道路旁的攤位前,麻吉村村民任大升和妻子石成蘭忙著准備特色小吃,等待游客到來。任大生今年74歲,妻子73歲,兒子們在外做生意,老兩口吃穿不愁。景區營業期間,老兩口每天都早早來到攤位忙前忙后,樂此不疲,“出勤率”甚至比年輕攤主還高。

同村的任卿春、湛永蘭夫婦30出頭的年紀,在村裡經營著農家院。任卿春負責掌勺、採購,湛永蘭負責跑堂、打掃,夫妻分工明確,裡裡外外還有婆婆陳萬蘭幫襯,六七年的時間,農家院從三四桌變成了七八桌,農家菜也從簡單幾樣豐富到二三十樣,回頭客越積越多,七八月份周末每天能有五六桌客人……

湛永蘭(右)與婆婆陳萬蘭一起收拾餐桌。人民網記者 楊啟紅攝

一座高原村庄,為何既能引得不愁生活的老兩口樂此不疲,還能留得勤勞能干的小兩口打拼生活?

“近幾年,村裡發展鄉村旅游,越來越好了,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有盼頭了。”這是他們共同的回答。

2017年,互助油嘴灣生態文化景區建成運營,隨后陸續打造花卉觀賞區、農事體驗區、古窯洞文化體驗區、鄉村美食街、山景民宿等多個景點,逐漸形成集田園觀光、農事體驗、住宿餐飲等業態豐富的鄉村旅游景區,至今累計接待游客115萬余人次,旅游綜合性收入達3500余萬元。

油嘴灣景區入口。人民網記者 楊啟紅攝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沒有黨建引領,就沒有景區如今的‘百花齊放’。”一路走來,景區總經理陶延金見証了荒山變花海,村庄成景區的過程,對此深有感觸。

陶延金介紹,從剛開始的景區用地問題,到后續的景區提檔升級,再到如今的景區規劃等等,其中涉及到的諸如土地流轉、村民入股、攤位經營等問題,都經“村兩委”召開村民大會、入戶溝通等方式協調解決。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在村裡,打造這樣一處景區很不容易,隻有景區發展好了,我們麻吉的村民們才能依托景區創收。”麻吉村黨支部書記任大武說道。

一子落而全盤活。如今,油嘴灣生態文化景區已成為青海叫得響的文旅品牌,其聯農帶農效應也日漸凸顯。

集體經濟收入方面,村集體將200萬的項目資金投入到景區,用於體能拓展、高山滑道、騎馬場等設施建設,至今已累計分紅38萬元。於村民而言,全村113戶村民以土地、資金、宅基地等方式入股,至今累計為入股村民分紅272萬﹔目前,在景區的帶動下,全村20余戶村民經營農家院,年平均收入10余萬﹔景區還在沿線打造了42個攤位,免費提供給42戶村民經營,銷售特色小吃、冷飲、土特產等,戶均年收益2萬元左右﹔此外,景區吸納了當地67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有固定工資收入。

景區花海爛漫。人民網記者 楊啟紅攝

“全村387戶1400余人,近40%的村民都直接或間接依托景區增收。”涉及村民們的增收賬、幸福賬任大武了然於胸。

“我原來在縣城跑出租,一年忙到頭,也就六七萬的收入。”說起幸福賬,陶延金也分享起了自家的賬單,他也是地地道道的麻吉村人,2017年以前,自己跑出租,媳婦打零工,沒多少收入,兩個人都打工,顧不了家裡老小,更顧不得地裡庄稼。景區運營以來,陶延金資金入股景區,同時夫妻二人商量著進了景區,成了員工。如今,倆人每月的工資收入就有七八千元,每年還有入股資金的分紅收入……“人到中年,有穩定的收入,家門口就業還能顧得了老人孩子。”陶延金笑著表示,這樣的生活踏實又有盼頭。

“以前,有閑暇時間,村民們會選擇晒太陽,打牌喝酒﹔現在,哪怕是上了年紀的老頭子、老太太,都要忙著收拾些土特產拿到景區門口賣。”任大武經常走村入戶,往往能觀察到村裡的細微變化,他補充道,自家菜園子裡的時令蔬菜、各種水果等等,純天然的農家土特產還特別受游客的歡迎。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當下,麻吉村“兩委”審時度勢,多次跟景區負責人、村民等商量規劃,出台了麻吉村村級發展規劃,調整部分地塊為建設用地,以便景區長遠規劃,升級打造麻吉老街等……

從景區俯瞰東和鄉秋景。人民網記者 楊啟紅攝

賞賞花海拍拍照片,品品地方特色小吃,住住花海間的民宿,探探明清古窯洞的神奇……時至九月,景區內游客依然絡繹不絕。陶延金介紹,即將到來的國慶假期,景區繼續免門票,並開展系列活動﹔同時,景區還在著手准備包括年貨大集在內的冬季文旅項目。

(責編:楊啟紅、張莉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