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城北:“紅色記憶 時光長廊” 敘述青工的蝶變

走在西寧市城北區馬坊街道青工社區潔神路,一面長達29米的“紅色記憶 時光長廊”格外顯眼,長廊通過“記憶篇”“回憶篇”“革新篇”“展望篇”四個篇章分別講述青海工程機械廠的歷史,同時,也以青海工程機械廠的歷史縮影回望了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的篳路藍縷,回眸共同奮斗的成功實踐。
青工社區長廊。城北區委宣傳部供圖
點滴記憶匯成時光長廊。“我們都是從青海工程機械廠退休的老職工,長廊展示的先進工作者獎狀、生產的拖拉機,都在述說這我們這一代人義無反顧,支援三線計劃的決心,看到這些仿佛又回到了我們曾經奉獻青春、熱血和汗水的時代”。原青海工程機械廠老人坐在時光長廊的長椅上感慨萬千。馬坊街道青工社區多數居民為青海工程機械廠員工,為保留青海工程機械廠記憶青工社區黨委多方征集照片以“紅色黨建”為基調,通過圖文並茂的形式展示了青海工程機械廠從設計建廠、生產開工的全過程,一張張照片帶領人們走進時光長廊,讓老人回憶60年代生活場景,讓青年牢記歷史。青工社區表示打造時光長廊是落實文化惠民政策,既為社區打造了文化宣傳陣地又為居民提供了休息場所,一舉兩得。
青工社區新建小區。城北區委宣傳部供圖
舊貌新變實現居民幸福夢。一早,居民孔大爺慢跑完畢,坐在紅色長廊長椅上又和鄰居們下起了象棋。他說:“這裡原來是廠區,這幾年,政府花大力氣修繕路面、老舊小區陸續拆除,環境是越來越好了啊,真的太感謝黨和政府了”。近年來,青工社區黨委堅持黨建引領和黨員示范帶頭作用,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著力改善群眾生活居住條件,曾經的老廠房現如今已是居民休閑的新廣場、群眾幸福的聚集地,近年來社區利用服務群眾專項經費修建涼亭7處,在休閑廣場打造遮陽棚,轄區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干淨整潔的道路,規劃有序的高層住宅區,花園式的小區,轄區的發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帶來的巨變真真切切體現在每一個地方、每一個角落,人民生活越來越好,群眾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紅色長廊不僅是青海工程機械廠的發展變化史,更是馬坊轄區社區治理的縮影。下一步,馬坊街道將持續夯實紅色戰斗堡壘作用,強化基層黨組織服務功能,持續優化服務居民功能,打通服務居民‘最后一公裡’,為居民解難題、辦實事,讓居民有更多獲得感。(城北區委宣傳部 范生棟、錢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