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看青海|化隆實施“鳳還巢”工程:吸引人才返鄉 增強振興活力 原標題:青海化隆縣實施“鳳還巢”工程 吸引人才返鄉 增強振興活力 “山連山,不見川。”青海省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境內多山,平均海拔超過2600米,地理環境復雜、交通條件不便。…
人民日報看青海|黃南州推動熱貢藝術保護傳承 一筆一畫 非遺“活化” 原標題:青海黃南藏族自治州推動熱貢藝術保護傳承—— 一筆一畫 非遺“活化”(護文化遺產 彰時代新義) 龍樹畫苑學徒在聚精會神地創作。馬可欣攝 核心閱讀 熱貢藝術是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人民日報刊發青海省副省長劉濤署名文章:守護好“中華水塔” 守護好“中華水塔” 劉濤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來抓,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長江、黃河、瀾滄江,三條發源於青海的大江大河滋養了中華文明,也對亞洲文明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人民日報看青海|採油工史昆的工匠絕活:看聽摸查嗅 快速排故障 原標題:青海油田採油一廠採油工史昆—— 看聽摸查嗅 快速排故障(工匠絕活) 【絕活看點】 從事採油工作28年,中國石油青海油田公司採油一廠採油工史昆總結出了“抽油機井生產不正常判斷處理法”,通過“看、聽、摸、查、嗅”,可快速對油井故障進行診斷、排除。參加工作以來,史昆先后獲得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中華技能大獎等榮譽。…
人民日報看青海:“復興號”駛上青藏鐵路 7月1日,時速160公裡的“復興號”動車組列車在青藏鐵路西寧至格爾木段(以下簡稱西格段)投入運營,青藏鐵路正式進入動車時代。西格段東起西寧,西至格爾木,中間途經德令哈,全線運營裡程829公裡,通行動車后,最快5小時30分鐘可達。…
人民日報看青海:第三屆中國(青海)國際生態博覽會舉辦 原標題: 第三屆中國(青海)國際生態博覽會舉辦 本報西寧6月18日電 (記者何勇、喬棟)15日至19日,以“實現生態產品價值、打造生態文明高地”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青海)國際生態博覽會在青海省西寧市舉辦。本屆博覽會期間,舉辦了“實現生態產品價值、打造生態文明高地”主旨論壇、2023生態文明國際交流合作論壇、電子商務綠色發展大會、科技創新支撐生態文明高地建設論壇及開放日活動等,以推動生態文明交流、促進生態價值轉化。…
“中國的綠色發展經驗值得借鑒” 駐華使節在國家電投集團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西寧太陽能電力分公司光伏電池生產線參觀。本報記者 王海林攝 參觀電力公司、察爾汗鹽湖產業基地,走訪長江源村、民族學校和藏族村民家庭,出席第三屆中國(青海)國際生態博覽會開幕式和2023年生態文明國際交流合作論壇…… 6月12日至16日,來自阿根廷、哥倫比亞、塞浦路斯、孟加拉國、肯尼亞等國的10余位駐華使節在青海省參加由外交部組織的“駐華使節地方行”活動。…
人民日報看青海:植根廣袤田野 助力鄉村振興 原標題:全國政協委員王艦—— 植根廣袤田野 助力鄉村振興(履職故事) 日前,在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寺寨鄉下寨村的青海省馬鈴薯高山試驗站,播種機在田地裡來回穿梭,滾滾土浪伴著機器轟鳴翻新而起。一旁,來自青海省農林科學院的全國政協委員王艦正和同事們詳細查看著土壤溫度和墒情,並把種植戶的需求一一記下。…
人民日報看青海︱門源 電商連通更大市場 原標題:與消費者更近,讓產業鏈更緊 青海門源 電商連通更大市場(脫貧地區回訪) 圖①:2020年6月18日,本報經濟版推出報道《回到大山,是為翻過這座“山”》。 資料圖片 圖②:門源縣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正在整理商品展示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