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看青海︱小學生課堂“搬”進大自然 原標題:青海西寧市城東區把生態文明融入思政課 小學生課堂“搬”進大自然(解碼·思政課怎麼上) 見証一顆種子的萌發,會給孩子們帶來什麼影響? 青海省西寧市城東區的梨園廣場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群“紅領巾”的身影格外顯眼——來自西寧市博遠學校二年級的學生們正把自己培育的向日葵幼苗贈送給在鍛煉的老人和附近的商戶,“這是我們自己播種、澆水培育的向日葵幼苗,希望能給您帶來葵花般的笑容。” 剛開學時,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利用廢舊的瓶瓶罐罐盛土澆水,播下一顆顆向日葵種子。…
人民日報頭版關注青海︱著力培育體現本地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原標題:青海著力培育體現本地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堅定信心,打開改革發展新天地) 機械臂靈活翻轉,無人搬運車穿梭不停,一塊塊動力電池成型下線……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川工業園區內,青海弗迪電池有限公司的生產計劃滿滿當當。 “借助青海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的契機,我們在青海實現了動力電池全產業鏈完整布局。…
人民日報看青海|群眾身邊有了更多暖心舉措 原標題:在青海西寧市,社區治理持續進行新探索—— 群眾身邊有了更多暖心舉措(深閱讀·關注社區治理)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面對基層代表,格外牽挂社區裡的那些事兒,“社區規模有多大?改造得怎麼樣?加裝電梯普遍吧?老百姓意願強嗎?” 小小社區,一頭連著百姓生活冷暖,一頭連著國家長治久安。兩會后,本報記者來到青海省西寧市,探訪社區治理中的新探索。…
人民日報看青海|春風吹暖牧民的心 在果洛藏貢麻村舉行的綠色農畜及文創產品推介會現場。資料圖片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沙柳河鎮果洛藏貢麻村——春風吹暖牧民的心 高原春來到,冰封的高原藍寶石青海湖迎來開湖季,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開湖”活動即將舉行。…
人民日報看青海︱“家長裡短”事 “加減乘除”辦 原標題:青海西寧市城西區文匯路街道辦提升服務質效 “家長裡短”事 “加減乘除”辦(民生改善在身邊·完善基層治理) “我被困在電梯裡4個多小時,可開發商、物業都拒絕賠付。你給我個公道,實在不行我就去法院起訴。…
人民日報看青海︱青海加快推進“1+6+N”教育數字化發展體系 原標題:青海加快推進“1+6+N”教育數字化發展體系 本報西寧2月24日電 (記者賈豐豐)日前,青海省教育廳印發《青海省關於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今年青海要初步建成教育數字化轉型標准體系,完成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智慧教育試點區和示范校。 意見在機制創新方面提出“1+6+N”青海教育數字化發展體系,即:建強用好一個智慧教育平台體系﹔開展六大行動,提升全省教育數字化發展水平,有效支撐教育強省建設﹔以分階段、分區域實施的方式,建設N個智慧教育試點區和示范校。…
人民日報看青海|眼下有經濟效益的水電站,為什麼要關停? 原標題:眼下有經濟效益的水電站,為什麼要關停?(干部狀態新觀察·踐行正確政績觀) 編者按:高質量發展不只是一個經濟要求,而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總要求﹔不是一時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須長期堅持的要求。是“竭澤而漁”還是“澤被后人”?如何看待發展與保護的關系?這道考題考驗著各級領導干部能否踐行正確政績觀。…
人民日報看青海|推進城鄉生活垃圾污水系統治理 本報西寧2月18日電 (記者賈豐豐)日前,記者從青海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近年來,青海通過開展住建領域鞏固提升生態環境保護成效三年行動和城鄉垃圾污水整治提升、城鎮污水管網安全運行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建立全省生活垃圾填埋設施、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和滲濾液處理設施台賬,完成城鎮污水管網清淤疏通,城市縣城污水處理廠實現穩定達標排放,城市縣城垃圾污水處理體系實現轉型升級,城鄉生活垃圾污水系統治理能力逐步提升。 2024年,青海圍繞加快推動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鄉生活垃圾污水系統治理,建成投運6個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和2座生活垃圾焚燒廠,新增生活污水日處理規模15.9萬立方米,城市縣城生活污水處理率達96.1%,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