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舞為媒傳承“兩路精神” 舞劇《昆侖問道》主創主演見面會舉行 人民網西寧4月16日電 4月15日,舞劇《昆侖問道》主創主演見面會在青海大劇院藝術大講堂舉行。總導演孔德辛攜主創團隊、主演代表與黨史專家、媒體代表、青海省演藝集團相關領導和職工代表等共聚一堂,通過訪談、舞蹈展演、互動問答等形式,揭秘這部以“兩路精神”為內核的當代舞劇創作歷程,傳遞跨越時代的信仰力量。…
青海貴德:邂逅丹霞奇觀 春季,貴德國家地質公園內,丹霞地貌令人稱奇。歷經歲月雕琢,砂礫岩層呈現出千奇百怪的形態,在不同時段的陽光照射下,岩層變幻出多彩的色澤,仿佛大自然打翻了調色盤。…
筆墨繪國安 人民網西寧4月15日電 (記者張莉萍)4月15日,西寧地區“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新時代國家安全歷史成就主題書畫攝影展舉辦。此次展覽共有100余幅作品展出,不僅展示了新時代西寧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輝煌成就,更深刻揭示了國家安全與個人命運、國家利益與民族未來的緊密聯系。…
西寧市城北區開展“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宣傳活動 人民網西寧4月15日電 (況玉)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安全教育理念,扎實推進國家安全宣傳教育“七進”工作,4月14日,西寧市城北區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實十周年”為主題開展了“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宣傳活動暨工商貿企業安全生產培訓觀摩活動。此次活動以政策法規解讀、安全知識培訓、企業實地觀摩的形式開展,使轄區工商貿企業、危化企業主要負責人對國家安全教育與工商貿企業安全生產方面的相關知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與掌握,達到了“知識普及+場景實訓+長效聯防”的宣傳教育目的。…
人民日報看青海|烏蘭泉溝墓出土王冠完成修復展出 本報西寧4月14日電 (記者賈豐豐)經過兩年精心修復,出土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泉溝一號墓的珍珠冕旒龍鳳獅紋嵌寶石王冠與同出的綠鬆石金杯,目前正在海西州民族博物館展出。 2019年,考古人員在搶救性發掘烏蘭泉溝吐蕃時期壁畫墓時,在墓室暗格中發現一個木箱,裡面存放著這件方形王冠和綠鬆石金杯。…
活起來 動起來 樂起來 下課鈴聲一響,青海省西寧市城東區育才學校的學生們興沖沖地跑向操場,跳大繩、踢毽子、丟沙包……學生們玩得不亦樂乎,寂靜的校園頓時“沸騰”起來。 育才學校校園裡學生正在跳大繩。…
“一人住院,全家奔波”怎麼辦?青海10家醫院試點“無陪護”病房 人民網西寧4月14日電 (記者楊啟紅)記者從2025年青海民生實事工程新聞發布會獲悉,為積極適應老齡化社會發展,切實減輕“421”家庭陪護負擔(“421”指四個老人、一對夫妻、一個孩子),緩解“一人住院,全家奔波”的困境,同時進一步促進人員就業,青海省先行先試,積極推進“無陪護”病房試點工作,讓家屬從繁重的住院陪護中“解脫”出來,實現家屬不奔波、護理更貼心的醫護新模式。 目前,青海省10家試點醫院與第三方機構簽訂協議,由第三方機構招聘、培訓,醫院使用、管理醫療護理員方式開展試點工作。…
2025年青海計劃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2萬套 人民網西寧4月14日電 (記者楊啟紅)記者從2025年青海民生實事工程新聞發布會獲悉,2025年,青海省計劃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2萬套,新建或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2800套,棚戶區(城市危舊房)改造1400套,發放公租房租賃補貼4910戶,努力改善中低收入群體、新就業無房職工、城鎮穩定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等群體的住房條件。 “老舊小區改造涉及全省6個市(州)、16個縣(區)的149個小區,實現2000年以前建成、有改造意願的小區基本完成改造。…
2025年青海將實施十大類45項民生實事工程 人民網西寧4月14日電 (記者楊啟紅)4月14日,青海發布了2025年民生實事工程主要任務,涉及就業穩基、教育提質、健康青海、住房保障、一老一小、城市更新、和美鄉村、關愛幫扶、惠民服務、交通出行十大類,共計45項民生實事工程。 其中,就業穩基方面,圍繞城鄉重點就業群體,組織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8萬人次﹔廣泛開展“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服務月”等公共服務活動,組織開展就業服務招聘活動200場次,確保全省城鎮新增就業6萬人以上,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106萬人次以上﹔調整技工院校專業設置,增設與新能源、綠色算力等新興產業對應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