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競唱“三農”歌 豐收田。青海省農業農村廳供圖 青海糧食生產總體呈現面積增、單產增、總產增的“三增”良好態勢﹔ 鲑鱒魚產量已佔到全國產量的37.7%﹔ 2022年至今,累計向省外輸出牛羊肉、油料、青稞、露地蔬菜等農畜產品111萬噸,總價值達225億元﹔ 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預計達9%,能夠順利完成目標任務,有望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 百業農為先,農興百業興。…
有力有序高效推進群眾安置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 12月28日,青海省委副書記、省長吳曉軍在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調研督導抗震救災工作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李強總理現場檢查指導抗震救災工作時指示要求,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加強系統謀劃,再接再厲、攻堅克難,有力有序高效推進群眾安置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 吳曉軍先后來到中川鄉清二村、金田村、美二村和官亭鎮喇家村、官亭土族中學,實地察看現場搜救、群眾安置、醫療服務、教學恢復、災后恢復重建選址等情況,走進板房安置點看望慰問受災群眾,詢問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鼓勵大家增強信心、同心協力、共渡難關。…
點長“吹哨” 部門報到 “沒想到這麼快就通電了!”燈光亮起,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官亭鎮官東村吉泰路安置點群眾紛紛點贊。12月26日18時,民和縣黨群服務工作組負責人接到電話,官東村吉泰路安置點板房已安裝完畢,但還沒通電,點長張孝和請求協調解決。…
青海海北:賡續紅色血脈 讓主題教育成效看得見 “17處自然保護地、生態畜牧業‘八個一’配套工程、‘123’A級景區創建、鄉鎮‘十有’工程等重點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海晏縣入選國家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祁連藏羊’入選全國2023年農業品牌精品培育名單,海北州已成為全省最大的高原藏羊、青稞、油菜供種基地。”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委書記夏吾杰的介紹中,背靠祁連山、懷擁原子城、面朝青海湖的海北州是“兩彈一星”精神誕生地,也是西路軍浴血奮戰的地方,當年舍生取義的身影,雖經百年滄桑,卻依然鮮活在這片土地。…
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歲末年初看保障) 12月19日,青海省西寧市周邊的大棚內,農戶正在忙碌,一壟壟草莓長勢良好。 本報記者 喬 棟攝 12月16日,河南省許昌市中原國際農產品物流港,市場監督管理人員在開展物價督查工作。…
青海發布急需緊缺人才需求目錄(2023-2025年) 12月27日,記者從青海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為全面准確把握全省加快產業“四地”建設重點領域急需緊缺人才需求信息,強化高層次人才供需對接,近期,該廳編制發布《青海省急需緊缺人才需求目錄(2023-2025年)》,聚焦教育教學、工程技術、醫療衛生、文化旅游、農林牧畜、經濟、哲學社科及其他行業8個領域的重點崗位,區分高技能、高級專業技術、高級管理和特殊實用人才4個類別,共征集168家單位的急需緊缺人才需求4156人。其中,2023年需求1522人,2024年需求1447人,2025年需求1187人。…
青海9家合作社入選2023中國農民合作社500強 12月13日,農民日報社發布《2023中國農民合作社500強》,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北山興源土地聯營專業合作社、門源縣北山興源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西寧萬豐特色農產品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烏蘭縣宏森種植專業合作社、都蘭順祥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湟源綠林種植專業合作社、湟中鮑豐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民和金馬種植專業合作社、都蘭拉項青稞種植專業合作社等9家合作社入選。 近年來,青海省農業農村部門堅持把培育農民合作社作為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農業農村經濟的重要切入點,通過強化政策推動,突出示范引領,引導農民合作社內強素質、外強能力,培育出了一批有引領力、帶動力、凝聚力的農民合作社,有效促進農民合作社健康發展。…
青海省230余萬農牧民出行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12月26日,記者從“新時代 新青海 新征程”青海省交通運輸廳專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青海省交通運輸廳通過優化調整公交線網,探索創新服務方式,不斷提高交通運輸服務能力。截至目前,新改建三級及以上汽車客運站56座、鄉鎮運輸服務站275座。…
匯聚起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的強大正能量 積石山6.2級地震發生后,青海省各部門各單位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在全力以赴做好抗震救災相關工作的同時,踴躍捐款捐物,匯聚起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的強大正能量。青海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剛,省委副書記、省長吳曉軍,省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公保扎西,省委副書記劉奇凡等領導同志帶頭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