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得好︱水庫供水閥門損壞影響農業用水?青海民和連夜修復通水 “解決得真及時!如果過了春節還澆不上水,大棚裡的菜就白種了,水通了就有盼頭了!”青海省海東市民和縣總堡鄉總堡垣設施蔬菜基地的種植戶朱紅衛說。 如今大棚中已經修好的水管。…
青海積極推進承諾耕種圖斑“出土見苗”補充舉証工作 為加快推進西寧市、海東市2023年度國土變更調查承諾耕種圖斑補充舉証工作及耕地佔補平衡專項整治工作,近日,青海省自然資源廳抽調專人赴西寧市、海東市開展調研督導,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現場解答。 調研組指出兩市及各縣(區)自然資源部門務必要高度重視,切實擔負起耕地保護責任,嚴格遵循實事求是、實地現狀認定地類的原則,嚴格耕地地類認定標准,確保新增耕地實至名歸。…
海拔3300米之上的農業技術更迭 深綠色粉壟機后面的螺旋形鑽頭深深扎進土地,土層瞬間被粉碎成顆粒狀,土壤變得鬆軟似“面包”。對比一旁因重力碾壓、表層缺水而無比堅硬的板結土地,這一耕作“神器”讓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的農民們喜上眉梢。…
海晏縣切入“算力”新賽道 助力“城鄉”新發展 4月17日,安全智能算力中心暨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在西海鎮簽約,標志著算力中心正式落地海晏。作為公共算力新型基礎設施,智算中心的投入為海晏提供算力算法服務的同時,也成為促進人工智能技術與實體經濟有機結合,在賦能產業發展、促進數實融合發展方面發揮了顯著作用。…
一年一度名場面!“高原精靈”藏羚羊大遷徙 記者從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長江源園區 可可西裡管理處獲悉 “高原精靈”藏羚羊已於近期開啟一年一度的遷徙產仔 5月7日上午10時17分 今年首批47隻藏羚羊 從109國道可可西裡管理處 五道梁保護站3001公裡處向可可西裡腹地遷徙 這標志著2024年度藏羚羊遷徙已全面開始 藏羚羊遷徙是世界范圍內氣勢恢宏的有蹄類動物大遷徙之一 每年 來自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山以及青海三江源的雌性藏羚羊 會前往可可西裡卓乃湖產仔,結束后攜幼仔返回原棲息地 為做好藏羚羊遷徙期間的保駕護航工作 可可西裡管理處精心部署 安排以五道梁保護站為主的各基層保護站 採取短暫交通管制、禁止鳴笛、巡護救助等有效措施 讓藏羚羊群安全地通過公路,保証在遷徙途中減少干擾 要求工作人員全面掌握藏羚羊遷徙期間的各項動態 對遷徙時間、數量及相關數據做好監測和統計 多年來,可可西裡管理處採取有力措施 不斷加強對藏羚羊及其棲息地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 目前 可可西裡藏羚羊種群數量已達到7萬多隻 並成為了青藏線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圖片均由可可西裡管理處提供).…
剛察縣2024年全民擴面參保任務全面完成 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緊緊圍繞全民參保精准擴面工作重點,多措並舉實現“應參盡參”,確保全民參保,切實發揮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惠民利民作用。目前已全面完成2024年全民擴面參保任務,其中,職工參保5222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3.7%﹔城鄉居民參保35829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01.6%。…
青海公安為中高考考生辦理居民身份証開啟“綠色通道” 2024年中高考在即,為更好地服務莘莘學子,護航中高考生順利參加考試,青海公安根據工作實際,以人民群眾“急難盼愁”問題為著力點和落腳點,從5月7日起至中高考考試結束,全面開啟考生居民身份証申領“綠色通道”。 為了最大限度滿足考生的辦証需求,全省居民身份証辦証大廳及各受理窗口進一步優化服務流程,提高辦事效率,開辟中高考生身份証業務受理專用窗口,採取預約、延時、錯時等多種服務方式,優先受理,及時發放。…
青海大學三江源一號衛星發射成功 5月7日11時21分25秒,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六號丙(CZ-6C)運載火箭以一箭四星的方式,將青海大學三江源一號衛星(智星一號C星)順利發射升空。 三江源一號衛星是由清華大學尤政院士團隊負責研制的納型遙感衛星,採用平台載荷一體化設計技術,運行在507千米的太陽同步軌道上,星下點像元分辨率優於1.3米,幅寬優於11.4千米。…
青海“沙戈荒”大基地建設項目750千伏紅旗輸變電工程投運 人民網西寧5月8日電 (張莉萍、王宏霞、董慶芳)5月7日20時10分,750千伏紅旗變電站順利投運,開始72小時試運行,標志著青海“沙戈荒”大基地送出配套項目——750千伏紅旗輸變電工程竣工投運、帶電成功。這也為國家三批“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約600萬千瓦新能源項目陸續並網奠定了堅實基礎,有力提升區域電網供電可靠性和新能源消納能力,支撐迎峰度夏電力保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