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上半年實施生態建設項目21項 8月10日,記者從海北藏族自治州生態環境局了解到,上半年共實施新建、續建項目21項,總投資108000萬元,其中水污染防治項目共計12個,投資92850.43萬元,大氣污染防治項目共計5個,投資1351.33萬元,土壤污染防治項目共計4個,投資13751.25萬元。 海北州生態環境局緊盯國家及省級專項資金支持方向,關注環境治理短板,精准研判當前面臨的新形勢和新要求,圍繞“一優兩高”等重大戰略,邀請專業團隊,瞄准該州區域內突出的環境問題和症結,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為著力點,扎實推進項目建設。…
青海省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工作調度會召開 8月28日,青海省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工作調度會在西寧召開,省委副書記、省長吳曉軍出席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青海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把握新時代新征程生態環境保護新部署新要求,始終牢記“國之大者”,從嚴從實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整改,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新青海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
看“天上玉樹”的生態建設之路 從青海省會西寧出發,越過綿延的山脈和曲折的河流,在近八百公裡外的嘉塘草原上,一方生態的淨土赫然顯現: 通天河穿行於唐古拉山脈和昆侖山脈的寬谷之中﹔千古神山尕朵覺沃以遒勁峭拔的姿態守護著百姓內心的安寧與純淨。 玉樹州稱多縣嘉塘草原。…
“彈性管理”成為三江源國家公園自然保護管理探索的新亮點 8月23日,記者從《三江源國家公園總體規劃(2023-2030年)》(以下簡稱“總體規劃”)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上述總體規劃的一個亮點,就是創新探索和落實了自然保護彈性管理措施。 據悉,總體規劃中落實的自然保護彈性管理措施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在國家公園邊界區域,實事求是確定一定范圍的緩沖帶、自然教育體驗帶、外圍保護帶等,國家公園管理機構和當地政府協同管理﹔核心保護區已有道路、高壓線路、水利設施兩側以及大型設施的控制線內按一般控制區進行管理,滿足維持道路的修繕加固、大型設施的檢修維護等需求﹔經科學評估,允許必須且無法避讓,以生態環境無害化方式穿越、跨越的地下或者空中的線性設施建設。…
中國國家公園標識發布 人民網西寧8月19日電 (記者甘海瓊)8月19日,在青海省西寧市舉行的第二屆國家公園論壇上,中國國家公園標識發布。 據了解,國家公園標識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山東工藝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等院校知名專家設計潤色,由地球、山、水、人和漢字書法等元素構成。…
行走國家公園|季夏瀾滄江源 昂賽綠意盎然 夏日的瀾滄江源水草豐茂,風光壯美。位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境內的昂賽大峽谷,屬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境內有丹霞地貌、森林草原、峽谷流水等豐富的自然景觀。…
青海: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工作成效顯著 人民網西寧8月15日電 (記者張莉萍)記者從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8月14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國家公園青海片區試點建設以來,植被面積增加0.97萬公頃,植被覆蓋度平均增加1.45%﹔調查發現昆虫新種14種,中國新記錄10種,青海新記錄228種,祁連山鳥類新記錄9種,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 黑頸鶴。…
青海省交通廳全力做好防汛交通保障 青海省正值“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旅游旺季與汛期重疊,道路交通季節性安全風險突出,由此引發山體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質災害風險較高,公路工程建設施工安全風險加大,公路、水路應急保通壓力增大,行業安全生產形勢嚴峻復雜。8月4日,青海省交通運輸廳分別對公路運行、工程建設、道路運輸、水上運輸領域汛期安全防范工作作了再安排再部署。…
青海省智慧雙碳大數據中心及管理中心挂牌成立 8月8日,記者從青海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獲悉,日前,青海省智慧雙碳大數據中心、青海省智慧雙碳大數據管理中心陸續挂牌成立,標志著青海省在“雙碳”背景下充分應用雲計算、物聯網、遙感測量、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推動能源資源和數字化改革深度融合取得初步成效,將為有效整合能耗、碳排放等數據資源,加快建設碳達峰碳中和數字支撐體系,助力實現全省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技術支撐。 據悉,建設青海省智慧雙碳大數據中心及管理中心是貫徹《青海省碳達峰實施方案》關於“推動建成青海省智慧雙碳大數據中心,構建雙碳數字服務體系”有關要求的重要舉措,也是全面做好青海省能耗雙控工作的有效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