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青海要闻

草原牧歌的现代回响

实习记者 张富昭 青海日报记者 张多钧 才贡加 潘 昊 杨红霞
2025年09月26日08:48 | 来源:青海日报
小字号

河南县活畜交易集散中心。

智慧畜牧交易平台。

  初秋的三江源,草场已经渐渐褪去绿色,披上一层淡黄色的外衣。沿着黄河的流向,我们从久治县城出发,前往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优干宁镇。一路上无垠的草原铺向天际,黄河蜿蜒东流,成群的牦牛如黑珍珠般散落在草场。

  9月17日,在河南县活畜交易集散中心,一辆辆微型载货汽车排成长龙,牛羊的叫声、发动机的轰鸣声,交织成一曲草原牧歌。虽然已是下午,集散中心的繁忙景象仍未消散。

  来自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经纪人马沙力海站在交易区中央,眼角刻着岁月的痕迹,眼神却锐利如鹰。他伸出右手,与一位藏族牧民的右手紧紧握在一起,两人的袖筒里正在进行一场无声的价格博弈。

  “我们回族人做牛羊经纪人已经有百年历史了。”马沙力海笑着说,“父亲那辈人骑着马穿梭在草原上,我们则是开着皮卡车往来交易,但这份工作的本质没变——信任。”

  华白的货车载着两头牦牛在交易区静静等待客商的垂询,他的手里紧紧握着“牧卡通”。这位优干宁镇智后茂村的牧民仔细看着养了两年的牦牛,眼神里既有期待也有不舍。“这两头牛就像我的家人。”华白握紧车厢的栅栏说,“但我知道在这里交易,能获得公道的价格。”面对采访,华白古铜色的脸上绽放出笑容,那皱纹里藏着一个牧民对市场的全新认知。

  三十公里外,来自泽库县的才旦多杰天没亮就发动了货车来到集散中心,“在家里卖牛,可能要等上好几天,价格还低。”他握着方向盘,不放过任何一个路过的客商。

  才旦多杰的牛很快找到了买家,价格比预想的还要好。“今天我出了两头牛,卖的价格也比较满意,拉来这个市场的牛羊都要经过现场检疫,买家放心,我们也安心。”才旦多杰神情激动,话语间满是喜悦之情。活畜交易集散中心的运营,拓宽了牧民群众的销售渠道,也为牧民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新路径。

  成都,26.2%;临夏,22.3%;湟中,19.6%;大通16.6%;河北,12.3%,截至17时,活畜交易集散中心数据中心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当日牛羊的销地排名,以及检疫、消毒、交易、托管等全流程信息。为什么销往成都的牛羊排名第一?经理韩永成解释:这说明成都市场对青海牛羊肉的认可度高。“这里是集散中心的大脑。信息化监控平台可以做到全流程监控,确保每头(只)交易的牛羊可以溯源,维护买卖双方的权益。”韩永成说,数字化交易系统的引入,使得河南县农畜交易实现了牛羊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全程可控。

  今年截至9月,集散中心完成牛羊交易11万头(只),青南地区的优质牛羊从集散中心走向甘肃、四川、西藏的牧场。牛羊进出的不仅是围栏,更是蒙旗草原走向现代化的通道;日均近400头(只)的交易量承载的不只是经济价值,更是践行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生动实践。

  随着牛羊交易的繁盛,在集散中心外围,十多个摊位组成了一条热闹的小街。优干宁镇的周毛措在煤气灶台前忙碌着,摊位烤炉上焦黄的香肠香气四溢。“最多的一天赚了二百元,以前妇女只能在家里挤牛奶、打酥油,现在我们能自己赚钱了。”她的摊位前,藏族、回族、汉族的交易者坐在一起吃饭,不同的语言交谈着,却都能被一碗热饭温暖。

  暮色四合,一天的交易渐近尾声。这里的每一次握手、每一笔交易,都连接着游牧的过去与开放的未来。离开集散中心,皎洁月光挂在天边,依稀还能听见远处牛羊的叫声。明天太阳升起时,这里的蹄声、交易声将再次响起,奏响新时代蒙旗草原更加动人的牧歌。

  (图片由本报记者 张多钧 才贡加 潘昊 杨红霞 实习记者 张富昭 摄)

(责编:况玉、杨启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红叶牵线 四川巴中文旅推介活动走进西宁共谋发展
  人民网西宁9月24日电 (记者杨启红)9月23日,四川巴中城市形象暨第23届四川光雾山国际红叶节巡回推介会在西宁市城西区举行,此次推介会旨在为川青文旅协作注入多元动能,以“红叶”为媒加强两地情感联结,为后续深化跨区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与发展共赢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介会现场。…
向宪法宣誓!青海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任命一批工作人员
  9月22日至9月24日,青海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举行。会议任命曲玉祥为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厅长,孙建国为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齐涛为青海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会议还任命了省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委员。…
青海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把脉”森林法实施 “绿色答卷”获肯定
  人民网西宁9月24日电 (记者杨启红)9月22日至24日,青海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举行,会议听取审议了《青海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围绕国土绿化行动、涉林法治体系、森林资源执法监管水平、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等多方面,肯定了青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成效,表示青海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青海祁连的阿咪东索林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