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

民和县守牢耕地保护红线 筑牢粮食安全底线

来源:民和县委宣传部
2024年12月17日10:01 |
小字号

近年来,民和县聚焦守好耕地保护红线、筑牢粮食安全底线根本任务,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为着力点,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奏响现代农业发展最强音。

藏粮于地,守好耕地保护“责任田”。严格按照“耕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的总体要求,分解下达62.8万亩耕地保有量和54.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逐级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耕地保护工作格局全面形成。落实占补平衡指标项目7个,使用总面积3.72公顷,使用总产能21142.5公斤,耕地生产能力稳步提高。整治耕地“非粮化”2.32万亩,撂荒地复耕复种完成率达100%。累计投资3.54亿元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7项,总建设面积20.18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运用“空天地”一体化监测方式,全力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耕地保护督查反馈问题整改系列专项行动,及时发现、制止、移交、整改违法占地线索5起,督促恢复土地8宗,面积18.6亩、恢复耕地1.2亩。持续推进耕地地力保护与提升行动,完成化肥减量增效示范11.5万亩,“双减”成效持续巩固。积极推进绿色防控技术,开展无人机飞防1.2万亩,示范带动统防统治面积45万亩,“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圆满达成。

藏粮于技,稳固粮食增产“压舱石”。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统筹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种植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53.14万亩、总产量19.4万吨、同比增长6.53%,完成油料作物播种面积7.9万亩、总产量1.39万吨、同比增长39%。大力开展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引进试验蔬菜、玉米、小麦等新品种16个,推广新技术6项。持续提升优质良种繁育和良种推广应用力度,建成农作物良种繁育、示范、展示基地0.7万,麦类作物“三圃田”200亩、麦类良种繁育基地2000亩、油料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4500亩。注重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协同配套,推广玉米大豆套种5万亩、膜侧小麦1万亩、马铃薯高产创建10.7万亩,建成玉米大豆套种千亩示范片6个、百亩示范片30个,马铃薯万亩示范片1个、千亩示范片6个、百亩示范片25个,膜侧小麦百亩示范片80个。深入推进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购置农机具475台套,完成机播、机耕、机收131.15万亩,实现全县综合机械化水平68.04%。

藏粮于民,夯实粮食根基“动力源”。始终将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防风险助增收的底线措施,全面落实“一户一保、一户一单、一户一赔”要求,各类农作物承包量达47万亩。积极落实耕地地力补贴和实际种粮补贴,共发放农作物耕地地力保护补贴5279.6万元,补贴土地面积3.519万公顷,涉及农户7.1万户,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幅提高。不断加强培训和技术指导,争取123万元资金培训高素质农民550名,并安排农技人员持续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指导工作,实现了“农技人员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手”的“零距离”农业科技服务方式全方位保障粮食安全。依托强农惠农扶持政策,发展流转、托管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全县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1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7%。按照耕、种环节托管系数,完成小麦托管面积2.12万亩,补助资金51万元,服务小农户917户。同时,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目前已发展合作社1329家、家庭农场1466家,有效带动群众发展生产、进入市场、增收致富。

(责编:甘海琼、张莉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