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深化河湖治理保护 擦亮绿色生态底色

近年来,湟源县抓实抓细河湖长制各项工作,提高河湖管护与治理水平,扎实推动水环境、水生态持续稳定向好。
完善管护机制,有序规范河湖管护。不断健全县、乡镇、村、社四级河湖长体系,建立完善跨部门联合、跨区域联动等机制,制定印发《湟源县“河湖长+生态警长”联防联控机制工作方案》,与湟中区、海晏县、贵德县周边县区签订跨界河流联防联控联治合作协议,形成了河湖生态保护工作合力。逐项对标对表省市年度目标任务,全力做好全县河湖长制年度考核工作。
县级河湖长以上率下定期巡河,基层河湖长常态化规范化巡河护河,今年以来,县乡村社四级河湖长累计巡河8413次,上传整改问题29项,清理垃圾220余吨,河湖长履职尽责不断发力,主动巡查意识持续增强,湟水河出境断面(扎麻隆)水质稳定达到Ⅲ类以上。同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机制优势,拓宽群众参与河湖管理的渠道,形成“能发现问题”“会解决问题”的良性管护机制。
强化岸线管控,有效改善河湖水体。按照河湖健康评估和“一河一策”要求,开展了药水河等5条河流及大华水库健康评估,完善了26条河流“一河一策”方案目标任务分解,严格审批涉河建设项目5项,着力解决河湖管理保护存在的问题和防患。持续强化水污染防治,投资5514万元,实施波航乡上泉尔村村内生活污水支管网以工代赈建设等项目7项,提升改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15座,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稳定达标运行,促进了河湖治理规范化常态化,河湖水体明显好转。
聚焦隐患排查,长效守护汛期安全。为切实保障河道堤防等水利设施安全度汛,常态化开展全县河流重点河段防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今年以来,整治防汛通道18公里,清理湟水河高杆植物8.5公里,对湟水河、寺寨河、河拉沟、拉沙沟淤积严重的河段清淤5700余方。汛前对全县57家浪河滩营地开展防汛隐患检查,对于发现问题要求营地负责人立即整改。每轮强降雨过后,及时开展堤防、护岸的巡查检查,全县各级河湖长巡查2803次,高效开展应急抢险3次,排查隐患34处,已及时上报相关部门,涉险部位紧急设置警示标志,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强化宣传教育,形成河湖管理常态。县河湖长制办公室要求各乡镇定期对河湖长制公示牌进行维护更新,及时更新河湖长信息,拓宽群众意见反馈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充分利用微信、电视、网络等媒介,多角度、全方位解读河湖长制的政策要求,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公益组织和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河湖管护。
抓实河湖长制工作是实现生态繁荣、环境优美的关键之举。未来,湟源将继续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篇章,让水美之景永远延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