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青海要闻

一毯传百年 一生为一毯

一毯传百年 一生为一毯

——记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杨永良

贾 泓
2024年11月10日10:17 | 来源:青海日报
小字号

杨永良在捻线。 青海日报记者 贾泓 摄

“8岁时,我在家里偷偷学习的就是这捻线的手艺!”11月4日,西宁市湟中区上新庄镇的加牙手工藏毯传习所,暖阳透过玻璃洒在杨永良的身上。只见他右手拿着纺轮,左手掐着一团羊毛,快速地撕下一缕羊毛捻成线后,右手猛地拨动纺轮,随着纺轮的转动,蓬松的羊毛按一定的方向旋转拧成细绳。当纺轮快触地时杨永良又快速提起,将刚刚拧成细绳的毛线缠好。如此往复……

62岁的杨永良早已数不清在50余载的岁月里,重复了多少次这样的动作。但他知道,只要继续着这样的往复,加牙藏毯就还在传承,并一定能在创新中为这项传统技艺在新时代找到一条发展之路。

自古藏毯出湟中,湟中藏毯数加牙。《青海藏毯志》中记载“清康熙年间湟中加牙滩村成为著名的藏毯生产专业村,可谓‘家家有织机、户户闻机声’。”而杨家的祖辈从那时起就从事这项技艺,用现在的话来说,是村里藏毯产业的“带头人”。

作为家族第七代织毯传人,杨永良从小就对自家这个代代相传的手艺格外感兴趣,8岁开始跟随父母熟悉选毛、捻线、染线、上经线、挽橧、锁边等编制技艺,14岁开始尝试在延续、传承加牙藏毯编织技艺的基础上,设计时尚与传统相结合的地毯图案纹样。15岁的他已经展现出自己的天赋,不仅能独立完成捻线、采集染色织物、染纱线、上经,挽橧、图案编织等整套工序,还在熟练掌握传统编织技艺的同时加以改进,使其更适宜制作大型藏毯。

杨永良介绍,加牙藏毯编织主要包括选毛、纺线、染色、图案设计、编织、整理等工序,有14个系列、70多个品种。闲暇时,他热衷研究新产品和藏毯技艺,他的藏式一杆旗马鞍韂毯和骆驼圆形鞍韂技艺和藏毯的修复技艺已成绝活。现在,依然有人慕名将心爱的毯子邮寄到加牙村,请杨永良修复。

杨永良翻出手机里的照片,骄傲地说:“你看,我修复的毯子不仅正面与原来一模一样,就连背面都像原来一样规整。藏毯传承了这么久,我们依然坚持传统手艺,这是加牙藏毯百年来的承诺。”

如今,杨永良依然遵从祖训,坚持用青藏高原特有的土著品种藏系绵羊所产的“西宁大白毛”,用最古老而传统的纯天然植物、矿物和最传统的锅染法手工染制毛纱,在经纬线上用独特的“八字结”编织着自己为之奋斗半生的藏毯事业。

他不仅继承了家族的独特工艺,还打破了“传男不传女”的传统,将一身技艺传授给妻女、学徒和村民,现在从事藏毯产业的农户100余户,收入达100余万元。作为国家级传承人,杨永良免费为农牧民培训,2006年至2023年,年均培训1500余人次。2011年成立加牙藏毯传习所,几经扩建,设置藏毯加工车间、培训室、展厅等,利用国家级非遗经费开展培训,年培训村民100余人次。近年来,杨永良担任海湖藏毯、圣源地毯等企业技术顾问,在手工藏毯编织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及帮助。他说:“过去织毯子是为了生计,现在是为了让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现在,很多外地年轻人慕名来到加牙藏毯传习所学习技艺。杨永良说:“年轻人愿意了解、学习藏毯技艺是好事儿。我对他们只有两个要求,一个是回去向周边人宣传藏毯,另一个就是以年轻人的视角,用更开阔的眼界,看看藏毯还能做些啥、还能咋发展。”

“杨老师,这个八字扣加重叠连环扣对不?”“感谢杨老师的帮助。”……10月,来自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赖若言在这里学习了一周,结束学习后依然会在线上向杨永良请教,并分享自己的作品。看着年轻人的创意,杨永良感慨:“他们想法多,虽然有些不能实现,但只要能对藏毯的创新有帮助,就值得。”

此前,湟中区作为住建部定点帮扶地区,住建部邀请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帮助加牙藏毯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开展直播带货。杨永良手里拿着一个手提包说:“这就是清华大学学生设计的文创产品,原来藏毯除了传统技艺、传统样式,还有这么多‘新花样’。”

出于对藏毯事业的热爱,2023年,杨永良带领团队赴西藏、山东、北京等地和尼泊尔交流学习,思考谋划藏毯未来的发展方向。他将八字扣编织法与编织杆编织法技艺结合,在藏毯平面制作中让图案更为立体,制作具有青海特色的挂毯、艺术毯,设计出青海湖系列、三江源系列、草原系列等独特的高原藏毯。

杨永良指着展示间里的产品说:“最近30年间,手工藏毯已经从实用品居多转向挂毯居多,产品越来越丰富,从雪豹系列文创到各色坐垫、杯垫,加牙藏毯的道路越走越宽了。”

今年,杨永良在加牙手工藏毯传习所中新修建了一处加牙藏毯展示区,一台“上了年纪”的纺车放在其中,依然能够正常使用。编织藏毯铁梳子拍打纺纱的声音已跨越百年,见证了杨永良在纵横交错间编织出的藏毯发展新思路。他说:“现在儿子儿媳也从事藏毯事业,我们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创作出更加震撼人心的作品,守护并发扬好这项传统技艺。”

(责编:马可欣、张莉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