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辉映新征程 实干笃行在一线
党建引领谋发展 金融“活水”灌沃土
近年来,青海湟源农商银行始终在支持“三农”、小微企业、实体经济和数字化转型等方面,自觉扛起地方金融主力军的责任担当,铸就农村金融发展的“根”与“魂”,构建高质量党建引领业务发展新局面。
党建共建凝聚合力 金融助残彰显担当
在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以党建引领的金融“活水”正滋润着每一片希望的田野。2023年5月,和平乡白水村的种植户贺国玉遭遇了人生的重大变故,一场突如其来的拖拉机事故让他失去了右腿,家庭也因此陷入了困境。
事故发生后,面对即将到期的30万元贷款,贺国玉一家心急如焚。“为了确保贺国玉贷款不形成逾期,我们收集了相关医疗证明、意外伤残事故证明,与白水村委商议,为贺国玉续贷农户经营性贷款35万元,虽然人受伤了,但是能让他的农作物种植顺利推进。”湟源农商银行和平支行行长李文娟说,2023年贺国玉种植青稞、燕麦、油菜籽等农作物,家庭年收入达到20万元。
村民在湟源农商银行咨询办理业务。人民网 况玉摄
同时,李文娟在2023年7月份主动与保险公司对接,向保险公司提供了贺国玉意外伤残事故证明,于当年8月份帮助贺国玉成功申请到保险理赔款18万元,与和平乡党委、民政、残联等部门积极沟通协调帮助贺国玉安装了假肢,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了贺国玉的急难愁盼问题。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农商银行为我解决了困难,给我提供信贷资金,即便是我与病魔作斗争的时候,也没让我的农作物种植荒废掉,去年我的种植收入较前几年还要多。”贺国玉感激地说。
近年来,湟源农商银行和平支行积极拓宽金融服务范围,加大对残疾人的信贷投放力度,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截至目前,和平支行为和平乡4户残疾人家庭发放助残贷76万元,为残疾人农户脱贫致富提供了金融支持和保障。
“道德积分银行” 积出好习惯 兑出文明风
在湟源县大华镇晒尔村,一场由“道德积分银行”引发的文明新风正在悄然兴起。走进晒尔村,只见日常生活用品在货架上整齐摆放,从抽纸、洗衣液到暖水瓶,都贴有根据商品价格制定的“积分”标签。村民们通过参加村委组织会议、集体活动、志愿服务、技能培训以及积极打扫村里的公共卫生、帮助村里的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行为,可以获得相应的道德积分。这些积分不仅可以在村里的“道德积分银行”兑换心仪的物品,还可以在湟源农商银行办理贷款时提升贷款额度、享受优惠贷款利率。
“道德积分银行”货架商品齐全。人民网 况玉摄
“平时我们得空就积极主动参加村委组织的各项活动,每个月还积极打扫村里的公共卫生。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事,但同时也获得了130多分的道德积分。”村民刘生珍开心地说。如今,在“道德积分银行”的激励下,晒尔村的村民们都积极参与到了乡村治理中来,形成了人人争当先进、户户不甘落后的良好氛围。
晒尔村党支部书记王顺山介绍,“道德积分银行”治理模式让村民有了“镜子”可照、有“尺子”可量、有“标杆”可比。这一模式不仅直接引导了村民的行为、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更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村民的思想自觉,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双基联动”连接银行与群众的金融桥梁
“以前我和妻子都在外打工,一年也就赚个6万多。这几年村里的蒜苗产业发展得特别好,我俩也决定回到家乡尝试种植蒜苗。在村委和湟源农商银行的帮助下,我们申请到了50万元的‘双基联动+农担普惠贷’贷款,并享受了政府50%的贴息政策,这大大减轻了我们的还款压力,让我们有了启动资金。”湟源县山根村村民赵忠财说。
“刚开始的时候,村民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缺乏种植技术和市场信息。但是,他们积极参加村里组织的技术培训,向有经验的老农户学习,逐渐掌握了蒜苗种植的关键技术。我也会经常下村跟讲解政策、分析市场。”湟源农商银行日月支行客户经理范敏说。
经过一年的努力,山根村的蒜苗长势喜人,实现了一年90万元的收入。“这比我们之前在外打工的收入翻了好几番,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留在家乡,陪伴家人的同时还能为家乡的经济发展作贡献。”赵忠财感慨地说。
通过“双基联动+特色产业金融”模式,日月支行加大对山根村青蒜苗种植户的贷款投放力度,累计投放“农担普惠贷”60笔,金额6200万元,促进山根村青蒜苗产业的快速成长和发展,青蒜苗种植从之前的400亩扩大至4600亩,全村村民年收入7200万元,有效带动了周边地区村民及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渠道,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发挥了模范带动作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