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社会

国家奖助学金政策扩面提标

本报记者 曲哲涵 丁雅诵
2024年10月30日08:55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本专科生、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翻倍,提高高中阶段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10月29日,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调整高等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国家奖助学金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我国将调整高等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国家奖助学金政策,统筹考虑提标和扩面,让更多学生享受资助政策调整红利。

扩大政策覆盖面,提高奖助学金标准

“这次提高学业奖学金资助标准,减轻了经济负担,让大家更专注于学业和科研。”正在北京一家高校读研三的小林说,政策调整传递出鼓励科研创新、重视人才的强烈信号。“未来求学、择业还有很多挑战,但国家的政策让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更好。”

根据《通知》,对高等教育阶段奖助学金政策,有五项调整举措。

——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翻倍,提高奖励标准。从2024年起,将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由每年6万名增加到12万名,奖励标准由每生每年8000元提高到10000元。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名额翻倍。从2024年起,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由每年4.5万名增加到9万名,其中硕士生由3.5万名增加到7万名,博士生由1万名增加到2万名。

——提高本专科生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标准。从2024年起,将本专科生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标准由每生每年5000元提高到6000元。

——提高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从2024年秋季学期起,将本专科生(含预科生,不含退役士兵学生)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3300元提高到3700元。

——提高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支持标准。从2025年起,提高中央高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中央财政支持标准,其中硕士生由每生每年8000元提高到10000元,博士生由每生每年10000元提高到12000元。中央高校根据研究生学业成绩、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等因素,确定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覆盖面、等级、奖励标准,可分档设定奖励标准,最高不超过硕士生每生每年20000元、博士生每生每年30000元。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名额分配应向基础学科和国家急需的学科(专业、方向)倾斜,向拔尖创新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倾斜,向学术型研究生倾斜。

对高中阶段学生资助政策,有两项调整举措。

——提高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将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2300元。

——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资助标准。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将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三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国家助学金资助范围。六盘山区等11个原连片特困地区和西藏、四省涉藏州县、新疆南疆四地州中职学校三年级农村学生(不含县城)全部纳入国家助学金资助范围。平均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2300元。

有效促进教育公平,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李锋亮说,学生资助体系不断完善,资助、激励广大学子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对强化教育公平,以及“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等人才战略的实施,都是有力推动。

2023年,全国共资助各学段学生1.6亿人次,资助金额共计3111亿元。其中,全国财政投入2161亿元,约占资助总金额的69%,有力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保障他们顺利入学、安心求学,激励他们学有所成、全面发展。

“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学生资助体系,在范围上实现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学生资助政策调整是贯彻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一揽子增量政策有关部署的重要举措,通过更大力度奖优助困、更多覆盖学生群体,激发广大学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更加有效地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培养;更好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安心学习,顺利完成学业,更加有效地促进教育公平,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为确保新政策落实落地,财政部将会同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将强化资金保障落实,确保政策执行到位。本次政策调整所需资金,继续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照现行渠道和分担方式共同承担。三部门将督促各地统筹安排资金,及时下达预算,对资金使用和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这次高校及高中学生资助政策的调整传递出了非常积极的信号,就是国家主动调整、持续改进学生资助体系以适应经济发展与变化,确保资助体系的持续性、有效性。新政策将助力培养更多有能力、有竞争力的毕业生,为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以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李锋亮说。

(责编:陈明菊、甘海琼)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一户一岗”让牧民群众享受国家公园红利
  人民网西宁10月29日电 (记者张莉萍)记者从青海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实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6年,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成立后,在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范围内实施了“一户一岗”政策,试点期间共纳入17211名管护员,每年补助资金3.7亿元。 2021年,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园,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将黄河源的约古宗列曲、长江源的格拉丹冬、当曲以及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完整纳入国家公园范围,面积由12.31万平方公里扩增至19.07万平方公里,曲麻莱县麻多乡、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玛多县花石峡镇、杂多县结多乡部分区域调整(优化)纳入了国家公园范围。…
冬游“趣”海北!八项主题活动将推动海北冬季旅游“热起来”
  人民网西宁10月29日电 (记者杨启红)冬韵青海湖,冰封玉砌,银装素裹;巍峨同宝山,雪后初晴,云河入湖;冬至金门源,林海雪原,辽阔壮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冬季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为进一步丰富全州冬季旅游业态,切实把“冷资源”变成“热产业”,海北州将于11月中旬在青海湖同宝山户外基地启动2024年冬季旅游活动,以一项启动仪式、八项系列活动及“一奖励、五优惠、六承诺”开启海北梦幻之旅。 祁连山脉绵延巍峨。…
三江源国家公园已投入86.61亿元实施基建、修复生态
  人民网西宁10月29日电 (记者张莉萍)10月28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实践新闻发布会。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孙立军在发布会上介绍,作为中国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2016年6月以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先后投入86.61亿元,实施了一批巡护道路、环境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黑土滩治理、沙漠化土地防治、退化草场改良、湿地保护、有害生物防治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