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本网专稿

党旗辉映新征程 实干笃行在一线

青海塘巴:“蔬”写乡村振兴好“丰”景

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
2024年08月11日13:39 |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小字号

大葱长白、甘蓝饱满、生菜鲜嫩……夏末秋初,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台子乡塘巴村的各类蔬菜长势良好,相继丰收。

去除残叶,码放整齐,或是打包成捆,或是装箱装袋……连日来,塘巴村现代蔬菜产业园、向隆合作社里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前来务工的村民们手脚麻利,大多数时候都顾不得互相之间多说话。

“离家近,顾家挣钱两不误。”三言两语间,村民刘永芳已经打包好了一捆十来斤的长白葱。她介绍,去年夏秋蔬菜批量上市的4个月里,自己在村里务工增收了2万多元。

村民刘永芳正在打包长白葱。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光照充足、气候冷凉、土壤无污染……近年来,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塘巴村瞄准蔬菜瓜果产业赛道持续深耕。“推进塘巴现代蔬菜产业园多期项目建设,占地总面积达14000平方米,着力构建蔬菜源产地+保鲜储存+一站直达配送+蔬菜精深加工及衍生产品订单化生产的经营模式。”塘巴村驻村第一书记陶海峰介绍。

补齐短板,乡村产业振兴才不会后劲乏力。现代蔬菜产业园的落地,一方面,促进塘巴村蔬菜产业从相对分散朝着规模集中的方向迈进,同时,也有力推动了蔬菜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

“看着产业园里货车进进出出,村里及周边的蔬菜从这里走向省内外,村民们种植的积极性更高了。”塘巴村党支部书记段应财表示,产业园日渐“活”了起来,带动村民们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岁数大了,去外面找不到合适的活儿干。”村民靳成武今年61岁,空闲时间常来家门口的产业园务工,分拣、搬运、打包……干起来得心应手。“蔬菜大量上市的几个月里,每天都有一二百元的收入。”靳成武表示,产业园里用工多且灵活,周边有不少村民都来务工增收。

塘巴现代蔬菜产业园里搬运忙。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为了将产业园充分利用起来,实现效益最大化,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还将产业园的分拣车间、加工车间、贮存冷库等分开经营,逐一与其他企业等合作,让产业园从“单打一”变“多线并联”,初步形成从蔬果种植、产品加工到商品出售的多条“经营链”。

同时,村里还引进“蔬菜经纪人”群体,持续开拓销路;加强与村内各蔬果种产销类合作社及企业实体的对接联营,促进产业发展互相帮带……“塘巴绿色高品质蔬菜”品牌日渐响亮,蔬菜产业正经历“由有到优”的转变。“自己都想再种菜增收了。”靳成武表示,近几年,村里不少外出打工的村民们都回来种植蔬菜了,自己也跃跃欲试。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说到底是为了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2023年,“蔬菜联营”用工累计达1100人次,发放务工工资10余万元,助力低收入群体实现增收。

乡村产业有进步,与此同时,塘巴村的民生项目也在稳步推进。实施了外墙保温项目;家家户户安装了电暖炕;塘巴中心小学师生食堂综合一体楼项目建成;地下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及160户“水冲式”厕所安装项目推进;铺设了入村天然气管网,部分村民家实现天然气入户;180余盏路灯亮化了村道……

塘巴村民歌唱新时代新生活。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出了自家门,能在家门口实现务工增收,进了自家门,还能享受城里人的便捷生活。”靳成武表示,现在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

(责编:杨启红、甘海琼)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