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原创稿件

2023年青海省大通县全年共接待游客367.98万人次

2024年04月26日17:03 |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西宁4月26日电 (陈明菊)4月25日,本网从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召开2024年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获悉,2023年,大通旅游不断探索绿色生态、文化融合的旅游发展新途径,构建生态旅游现代产业发展新模式,全年共接待游客367.9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72%和65%。

会议通报了全县文旅工作开展情况并安排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解读了《大通县2024年优化旅游环境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行动措施》和《大通县“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若干激励措施》,并选聘百名“乡土人士”助推乡村振兴,青海数字乡村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等4家行业代表及文旅学者作了交流发言。

大通县建有标准化粮油生产示范基地16个6.38万亩,高标准农田1.12万亩,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油菜、青稞)标准化生产基地8.5万亩,认证“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72个;曾获第一批全国体育先进县,先后4次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是“舞蹈纹饰彩陶盆”的故乡,也是青海“河湟花儿”的发祥地;现有国家4A级景区2个、国家3A级景区3个、乡村旅游接待点254家,打造了4条乡村旅游产业带;大通县处于兰西经济区内、西宁市十字发展轴上,交通网络优越便捷……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网络、民俗风情等等,全方位助力大通县多维度、多渠道做好全域、全季旅游,切实推动农文体旅商高质量发展。

乡村旅游是助推乡村振兴的朝阳产业,是助力群众增收的富民产业,是推动绿色发展的生态产业,是激活民俗特色的文化产业。据了解,2024年大通县将深入推进农牧、体育、文化、旅游、商务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和发展好休闲农业、生态旅游、乡村康养、民俗文化、体育经济等业态,构建以农兴旅、以体促农、以旅强农、产业互融的“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激发市场新活力、培育新业态、拓展新空间、满足新需求,推进文旅新型消费提质扩容。

(责编:陈明菊、张莉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青海:高原春花激活春季旅游市场
  春光明媚,梨花白、桃花红为高原大地点缀起丝丝浪漫与生机,不仅引来无数游人邂逅美景,也蹚出了一条“赏花经济”助力文旅发展、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贵德梨花节、民和桃花节、化隆杏花节、西宁丁香花开……近年来,青海省各个市区、州县依托当地梨花、桃花、杏花等特色植物,以花为媒,引流圈粉,积极打造文旅融合新亮点、拓宽群众增收新渠道、扩容消费新载体,让“赏花经济”越开越旺,持续放大乡村振兴“蝴蝶效应”。…
青海下达7000万元资金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项目建设
  人民网西宁4月20日电 (记者杨启红)记者从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近日,省发展改革委下达2024年省级预算内项目配套资金7000万元,用于支持民和县、化隆县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项目,班玛县、刚察县、尖扎县等水域资源监测体系建设项目,达日县、久治县节水改造提升项目建设,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项目加快建设、早见效益。 此次投资计划在全省项目集中开复工期间下达,省发展改革委通过调度及时掌握各地项目进度、资金拨付、自筹资金落实等情况,严格按照《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向)中央预算内投资省级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进行资金分配,引入因素分配法,增强了项目资金分配的规范化和精准度,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省级配套资金“奖快、罚慢、辅优、助困”鲜明导向,解决和缓解地方自筹资金落实难问题。…
青海湟源:民警当起“大管家” 能讲道理会解难
  入夜,小雨无声洒下,在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湿漉漉的街道上人影渐渐隐没,几盏昏黄的路灯下,人民警察却身姿挺拔,依然进行着夜间路面巡逻管控工作。 近年来,湟源县公安局针对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风险挑战和薄弱环节,积极探索提升治理效能的新路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