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本网专稿

聚焦2024青海两会

谋定而后动 青海以实干作答

马可欣
2024年01月29日11:43 |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小字号

1月23日至28日,青海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和青海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在青海西宁举行,在冬日的旭阳中,青海省开启“两会时间”。

大会现场。人民网 马可欣摄

回顾过去一年,“青海力量”在高原大地涌动勃发,过去一年披荆斩棘的故事,都化作新一年踔厉奋发的底色。

展望未来之路,青海的目标是什么?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作战图”和“路线图”如何擘画?各级政府怎么干、怎么办?对此,青海正在“答卷”。

生态环境保护行稳致远

青藏高原孕育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大江大河,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被誉为“中华水塔”“江河之源”,这里既是生态资源的宝库,又是生态安全的屏障,保护好青海的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

远眺青海湖。人民网 马可欣摄

在青海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青海省人民政府省长吴晓军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体现出2023年青海在生态保护上展现的新担当与新作为: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完成国土绿化455万亩、防沙治沙146万亩、退化草原改良526万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6.6%,长江、黄河干流、澜沧江出省境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及以上,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持续保持100%……

绿色,早已成为青海最鲜明的底色,全民绿色行动,也早已成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世世代代的共识。

在三江源自然生态保护治理地区之一、黄河源头重要的水源涵养地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窝赛乡直却沟,草原管护员沙群天刚破晓就已经出门巡查,烈日当空,他才拿出提前备好的糌粑吃起来。

“你看,以前那一片山坡上全是鼠洞,都快成沙地了,现在草长得多好啊。” 沙群高声指着不远处的一片绿色说着。

达日县作为全省首个推广黑土坡治理项目试点县,从未停止过探索新型治理模式的脚步。

治理后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长势向好的草地。人民网记者 刘沛然摄

无独有偶,在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人们也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着这片土地。

“我生在草原,就要守在草原。”44岁的玉树州称多县牧民日代,平日里最大的牵挂,就是看看草原上是否有垃圾,草皮有没有被破坏的痕迹。

将生态管护公益岗位设置与精准脱贫相结合,玉树构建“五位一体”的网格管理模式。目前,放眼整个玉树,已有23万农牧民享受到草原奖补和燃料补助等政策,3.1万名牧民当上了生态管护员,生态资源真正变成了群众的“幸福不动产”。

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嘉塘草原。称多县委宣传部供图

“长江、黄河干流、澜沧江出省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6%以上。”

“能耗强度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完成国家规定目标,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完成国家下达目标。”……政府工作报告指明了2024年青海的发展预期目标。

产业“四地”建设蹄疾步稳

“今年我们的目标是生产氯化钾500万吨、碳酸锂4万吨,稳定产品质量,探索多元化生产销售,完成省国资委下达的重点任务指标。同时,我们将确保职工工资与企业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实现HSE‘三零’目标。在新的起点上再做行业的新标杆、全省的新标杆。”青海省政协委员、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俞秋平表示。

茶卡盐湖“天空之镜”景区。人民网 陈明菊摄

建设产业“四地”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把脉青海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后为青海擘画的发展蓝图。

近年来,青海立足省情实际,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回望2023年,青海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形成钾、钠、镁、锂、氯五大产业集群,建成全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2023年前三季度生产钾肥513万吨,为端牢“中国饭碗”履行了青海担当。

同时,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全面起势。建成海南、海西两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全国首个100%清洁能源绿色大数据中心投运。青海绿电更是点亮杭州亚运会赛场。

海南藏族自治州光伏产业园区。人民网 马可欣摄

青海湖、祁连草原、清清黄河、茫茫雪山……原生态是青海旅游的“王牌”,在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方面,青海加快构建全省“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布局,打造东南西北4条生态旅游精品环线,这里成为越来越多游客人生必去清单首选地。

建成全国最大的有机畜产品、有机枸杞、冷水鱼生产基地,2023年年内可输出大宗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超90万吨……青海持续打响着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品牌名片。

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县赛尔龙乡兰龙村的雪多牦牛。人民网 马可欣摄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青海要聚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力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产业“四地”为牵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强筋壮骨、支柱产业聚链成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民生福祉改善有序推进

政之所要,在乎民心。一个个民生亮点、一项项暖心成就,过去的一年,青海多角度绘就了幸福民生底色。

“原来在草原上,冬天风大的时候冷得很,到处透风,怕帐篷塌。”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宁秀镇禾角日村的更朋尖措说。

可如今,这里红瓦黄墙,窗明几净,村民不仅每家分了80平米的房子,还有光伏产业等村集体经济保障生活,易地搬迁后的日子,让更朋尖措忍不住感叹:“现在变化太大了,村子里还有花园,以前哪敢想这些!”

泽库县宁秀镇禾角日村的巷道。人民网 马可欣摄

从“人有所居”到“人人宜居”,改善的不只是居住环境,更有出行条件。

“以前公交卡只能线下缴费,现在充值方便多了!”青海省西宁市的市民李先生笑着说。

如今在西宁市,不仅自助充值网点随处可见,学生卡、老年卡的办理还增加了小程序订单的方式。西宁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还针对公交车部分线路车辆较少等问题,缩减主通道重复率较高线路,积极发展微循环和网约巡游公交,优化公交线网,让群众的出行生活更加方便。

西宁市城北区朝阳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内西宁公交集团工作人员指导居民线上充值。人民网记者 刘沛然摄

“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占比达76%,‘三保’底线持续兜牢,年初确定的10大类41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

“城镇新增就业、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年度目标超额完成,高校毕业生登记就业率90%,新增基础教育学位1.1万个……”

“改善农牧民居住条件4万户,城镇4.56万户住房困难群众圆了‘安居梦’。”

……

回看2023年的工作成绩,展望2024年:青海省将从就业、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等七个方面聚焦群众所盼,增进民生福祉:

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推进计划、就业服务攻坚行动,提供高质量就业岗位1万个以上,高校毕业生登记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

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有效实用的补贴性技能培训9万人次。

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200所以上,推进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

健全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100个具备助餐和日间照料功能的村级互助养老站,为150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积极培育银发经济。

……

谋定而后动,厚积而薄发,改革与发展激发的活力与生机,将有力推动青海高质量发展乘势而上,在更高起点开启新征程。

(责编:马可欣、张莉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