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

专业化管理 市场化运行 精准化投入

青海省高质量发展政府投资基金正式进入运营阶段

郭靓
2023年11月21日08:57 | 来源:青海日报
小字号

  11月14日,记者从青海省财政厅获悉,青海首个政府投资母基金——青海省高质量发展政府投资基金(简称“青海省母基金”)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标志着青海省母基金全面完成发起设立,具备对外投资条件,正式进入实质运营阶段。

  青海省母基金由省级财政出资设立,由青海金财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管理人,认缴规模50亿元,其中首期出资15亿元已实缴到位,定位为立足青海特有资源禀赋,聚焦产业“四地”开展投资,同时支持中小企业及创新创业成长,包括特色新材料、装备制造升级、高原生物和康养产业及数字产业化等,对支持“四地”建设的子基金投资总额度不低于70%。

  青海省母基金坚持专业化管理,通过“引进来、走出去”方式大力招募高端人才,同时与省内外优秀机构合作,建立机构代理人机制,吸引优秀基金管理机构参与母基金运作,为青海省招引更多产业要素聚集,实现产业与资本的深度融合。同时,遵循市场化决策,通过依法赋予决策权限,设计了“重大(专项)子基金以贯彻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为前提,由基金管理委员会决策。区域子基金与市场化子基金充分尊重基金管理人市场化运作机制,由母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自主决策”的差异化投资决策流程,最大限度“让权”于市场,为青海导入优质资源和项目。母基金对单支子基金出资比例最高可达到子基金募集规模的60%,返投比例为母基金实缴出资额的1.5倍,将通过拓宽返投认定标准、灵活确定返投计入方式、多类型设计返投认定加计等方式确保返投倍数科学合理实现,同时实施财政出资让利举措,切实营造更加开放、灵活、宽松的发展环境,实实在在提高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

  接下来,青海省母基金将面向全国开展子基金遴选工作,携手与青海产业“四地”关联度高、资本优势明显、产业投资经验丰富、管理效能显著的子基金管理人开展深度合作,与产业优势突出、产业链线健全、技术优势明显的重点央企、国企合作设立专项子基金,全力助推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责编:马可欣、刘沛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从草原走向世界 青海这座业余体校不业余
  初冬的海北,金银滩草原上牧草泛黄,淡淡的云朵中太阳若隐若现,远处的山尖被白雪覆盖。走进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孩子们正在操场上进行体能训练。…
青海省率先出台黄河专项省级资金管理办法
  人民网西宁11月11日电 (记者张莉萍)日前,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印发《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向)中央预算内投资省级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省级资金管理办法》),据了解,青海省是沿黄九省区率先出台黄河专项省级资金管理办法的省份。 《省级资金管理办法》共五章26条,对各级发改、财政部门以及项目实施单位,在资金使用、管理、分配、监督、检查等方面的权利责任进行了明确。…
青海通报六起生态环境督察执法典型案例
  人民网西宁11月11日电 (记者张莉萍)11月11日,青海省生态环境厅通报六起生态环境督察执法典型案例,具体案例如下: 典型案例一、运用非现场监管方式发现查处茫崖某钾肥公司违反环评制度案 【案情简介】 2022年初,青海省生态环境重点区域遥感监测现海西州茫崖市某地(距青海省会西宁约1300公里处)存在1处规模扩大的人工水体,经青海省生态环境厅调查,遥感发现问题点位为青海某钾肥有限公司茫崖尕斯库勒湖钾盐矿,该公司在原有盐田规模基础上,在未履行环评审批手续的情况下,自2017年起陆续新建24块盐田及简易道路、电力设施、采输卤渠等配套设施,属于未批先建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持续至2021年底。 【查处情况】 该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九条第二款“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五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依法经审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之规定。…
返回顶部